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红  赵建霞 《现代护理》2006,12(21):2049-2049
随着《医疗事故管理条例》的实施,法律对护理行为有了明确的规范和相应的制约。而护理行为贯穿病人从入院至出院的全过程。护理工作具有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技术性强,服务要求细.时间连续性强的特点。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为防范护患纠纷,我院从各个环节入手,加强护士的责任心,从而确保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身性中小动静脉节段周期性慢性闭塞性的血管炎性病变,属于中医的血瘀症和脱疽范畴。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采用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等治疗,并运用中医辨证施护,采用中药局部熏蒸、药洗、艾灸、穴位注射、按摩等方法,同时进行饮食、情志调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张艳梅  赵建霞 《现代保健》2010,(21):163-164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进行血液透析必须保持血液透析通路的通畅。而由于患者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或临时透析患者,则需建立中心静脉置管。但导管长期放置会出现很多并发症,感染是导致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全面、有效的监测和预防才是减少静脉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一致显示年龄40岁以上者糖尿病的患病率呈快速增长。美国资料显示6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20%左右,我国上世纪90年代调查资料显示6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5.5%~10%,2002年资料为10.6%,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总人数也将进一步增加,医疗条件的改善使老年糖尿病的诊断率提高,并随着糖尿病治疗的普及和规范,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必将进一步延长,老年糖尿病在糖尿病总人数中的比例也将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的疗效。方法将60例IS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 mg,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0.5 g,3次/d,连用8周。结果症状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效果治疗组舒张压基本保持稳定,对照组舒张压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芪参益气滴丸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使用,可以使老年ISH患者, SBP下降的同时,DBP能够得以基本稳定,脉压差减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老年ISH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缬沙坦辅治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观察。方法将DCM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常规缬沙坦组64例和治疗组65例。常规治疗组给予休息、低盐饮食、利尿剂、洋地黄、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营养心肌等治疗措施;缬沙坦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80mg,每天1次。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缬沙坦组总有效率为81.2%高于常规治疗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辅治DCM具有方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赵建霞  张艳梅 《现代保健》2010,(22):119-120
动静脉内瘘是肾功能衰竭晚期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首选血管通路。正确预防和精心护理能有效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对维持内瘘的正常功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维持内瘘的正常功能,笔者对所在科室2007~2008年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病例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痛风患者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惠霞  韩丽  赵建霞 《河北中医》2004,26(6):466-466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急性期往往突发关节剧痛,多见于躅踱趾关节,其次为踝、膝、手腕、肘部,关节红、肿、灼热,伴有发热的全身症状;慢性期关节畸形僵硬。属中医学厉节风、痹证范畴。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工作压力增大,过度劳累等原因,致使此类疾病发病率有所提高。 1999-01~2003-12,我院共收治35例痛风患者,现将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动静脉内瘘是肾功能衰竭晚期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首选血管通路.正确预防和精心护理能有效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对维持内瘘的正常功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维持内瘘的正常功能,笔者对所在科室2007~2008年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病例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