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喻昌大气学说是据天人相应理论提出的。喻昌所说的大气不是胸阳,而是胸中之气,而调畅大气的方法也不仅限于通阳散寒,降肺气、和胃气、补肾气、顾胸中之气都有助于大气的畅通。  相似文献   
2.
《类经》注文不仅阐释了《内经》的旨意 ,也体现了张介宾的学术特色。其学术特色主要有 :从属虚属实或有邪无邪阐释病机十九条 ;从精气互生观点阐释天癸的含义及虚证的病机和治法 ;认为君火相火皆为人之阳气 ,阳在上则为君火 ,阳在下则为相火 ;论治疾病强调补虚和温补阳气 ;发挥命门学说和医《易》同源思想等  相似文献   
3.
“阴阳自和”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世讷教授于1996年第3期《山东中医学院学报》上发表的“阴阳自和是人身阴阳的深层规律”一文,对“阴阳自和”理论作了充分探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中医理论界人士的关注。笔者认为,深入探讨这一理论对促进阴阳学说的理论研究和临床运用,具有重要意义。1“阴阳自...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五苓散证新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五苓散证不是水湿之邪内停所致的蓄水证,而是既有津液不足,又有津液不布所致的病证。五苓散的作用机理是行津布津,方后所云“多饮暖水”的机理是补充津液。并对《伤寒论》中五苓散证的条文及后人的解释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且赋有新意。  相似文献   
5.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以来,我们用参松养心胶囊养心气、通血脉治疗室性期前收缩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古代医家皆对方剂的加减和变化十分重视。方剂的加减和变化主要有随证加减法、随方法、变方法、合方法及变量法。随证加减法是方剂加减变化的最基本要求,即选方必须接近于证,加减以后的处方必须对证。临证中方剂加减变化的各种方法,密不可分,在临证处方中常根据病情选择应用或同时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痰、饮、湿本是三个不同的病理概念,但它们又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都是津液输布障碍的病理产物,都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其性皆重浊粘滞。所以其病证极为相似。在治疗上,三者皆宜用温药“和之”、皆宜行气、皆宜利湿行津和调补肺脾肾三脏。最后,笔者提出了治湿宜化痰除饮,治痰饮宜兼除湿的论点。  相似文献   
9.
中医理论现代化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突破性的成果不多。为此,笔者结合中医理论的特点,谈谈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中医理论的概括性 概括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即把对某些事物所具有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推广到对整个这类事物的认识。中医理论也是以类似方式产生的。中医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认识,来源于古人长期对自然界和人体的观察,并随着认识的积累和深入,发现了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这些规律被逐渐总结为理论。如脾胃是后天之本的理论,就是古人观察了饮食对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收集了近 1a来本院门诊 3例风心病左房云雾影并发下肢动脉栓塞的病例 ,旨在讨论左房云雾影阳性组左房血栓及外周栓塞的形成倾向。1 对象和方法本组 3例均为男性 ,年龄为 4 9、4 6、37岁 ,其中 1例为因腹泻 4 h后 ,双下肢间歇性剧烈疼痛 2 h来我院急症室就诊 ,其他2例为单侧下肢突然间歇性剧烈疼痛就诊。查体 :1例为双下肢触痛明显 ,双膝以下皮肤呈苍白色 ,并可见小片状紫斑 ,皮温较低 ,越往肢体远端越明显 ,双足冰冷。双足背动脉触及不到 ,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趾指活动困难。另 2例为 :其 1为左下肢股骨以下 ,另 1例为右侧膝关节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