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目的:建立氧化应激骨骼肌细胞模型,观察黄芪多糖(APS)对其的影响,为今后的实验提供依据。方法:过氧化氢(H_2O_2)分100μM、200μM、300μM、400μM 4组浓度干预骨骼肌细胞,每组6个复孔,分别培养12 h和24 h,MTT法检测增殖率;用100μM H_2O_2制作氧化应激骨骼肌细胞模型(模型组),给予0.2 mg/mL APS干预(干预组),并设正常组,每组6个复孔,培养24 h,MTT法检测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活性氧簇(ROS)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100μM以上浓度的H_2O_2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_2O_2浓度的增加,骨骼肌细胞的增殖率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ROS水平及凋亡率均升高(P0.01);干预组的ROS水平及凋亡率均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00μM H_2O_2是氧化应激骨骼肌细胞模型的有效浓度。APS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具有改善肌肉减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深人研究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对冠心病患者的血管新生作用,构建人三突变型HIF-1α真核表达载体(pShuttle2-HIF-1α-A1a4O2-Ala564-Ala803)。方法:双酶切pShuttle2-HIF-1α-Ala402-A1a564、pShuttle2-HIF-1α-Ala564-Ala803,胶回收前者酶切片段中300bp的小片段及后者6300bp的大片段,并将两者连接,重组成三突变型穿梭质粒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Ala803,并进行酶切和PCR鉴定。结果:经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实,重组三突变型穿梭质粒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重组人三突变型HIF-1α真核表达载体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Ala803,为进一步促进基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主动脉夹层(AD)患者血清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MHC)水平的动态变化情况,评价其在AD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选择AD患者42例(AD组),于发病≤3h和发病后6,12,24h采肘静脉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mMHC水平,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D组发病≤3h及发病后6,12h血清smMH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88.6±21.7),(59.4±18.7),(41.3±10.7)ng/L比(17.2±8.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发病后24h血清smMHC水平[(18.9±9.5)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anfordA型患者(25例)发病3h内血清smMHC水平明显高于StanfordB型患者(17例)[(95.4±17.8)ng/L比(78.5±18.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发病后6,12,24h血清smMH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股动脉插管腔内隔离术前血清smMHC水平明显高于术后[(58.6±15.9)ng/L比(30.1±12.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血清smMHC水平迅速下降,术后12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7±8.9)ng/L比(17.2±813)ng/L,P〉0.05]。死亡患者(7例)发病≤3h及发病后6,12h血清smMHC水平明显高于存活患者(35例)[(101.2±20.7)ng/L比(86.1±18.9).g/L、(65.2±16.7)ng/L比(58.2±14.2)ng/L、(50.4±10.8)ng/L比(39.5±8.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发病后24h血清smMH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3h检测血清smMHC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O.913,以51.7.g/L作为诊断临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1%(37,42)和96.7%(29/30);发病后6h检测的AUC0.865,以38.5ng/L作为诊断临?  相似文献   
6.
赖建平  赖艳娴 《新中医》2005,37(8):28-29
目的:观察改良小切口手术方法配合中医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6例,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方法,术后配合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的壮筋养血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芷、生地黄、牡丹皮、杜仲、三七、桃仁、续断、川牛膝、红花、乳香)加减治疗;对照组59例,单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3%,对照组为81.3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小切口的手术方法配合中医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确切,并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研究显示低氧诱导因子1α可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但其机制尚不清楚.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α (Ad-HIF-1α-Ala564-Ala803)调节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实验,于2007-03/12在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实验中心完成.材料:人结肠腺癌细胞株LoVo细胞由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实验室提供;重组腺病毒Ad-HIF-1α-Ala564-Ala803和对照病毒Ad-lacZ载体为自行构建.方法:将重组腺病毒Ad-HIF-1α-Ala564-Ala803和对照病毒Ad-lacZ在HEK293A细胞中扩增,测定病毒滴度,然后在常氧下以感染复数10,20,30,40,50,60,70,80,90,100感染LoVo细胞.主要观察指标:X-gal染色检测重组腺病毒对LoVo细胞的感染效率;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时间点低氧诱导因子1α与p21WAF1/CIP1的mRNA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①重组腺病毒扩增后能获得较高的滴度,在LoVo细胞中具有很高的感染效率,感染效率与感染复数成量效关系,当感染复数为60时,感染效率为90%以上.②随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增高,p21WAF1/CIP1的表达也相应增高,两者存在正相关(r=0.945, P<0.05).③与对照病毒相比,重组腺病毒感染后LoVo细胞增殖轻度受抑;细胞周期示G1期细胞明显增加,S期的细胞显著减少(P<0.05).结论:①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人HIF-1α-Ala564-Ala803基因可有效地转染LoVo细胞并成一定的量效关系.②低氧诱导因子1α在细胞周期的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能通过上调p21WAF1/CIP1的表达,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HIF-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基因转录活性位点—Asn803位点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分化成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重组腺病毒Ad-LacZ、Ad-HIF-1αnative、Ad-HIF-1α564、Ad-HIF-1α564/402及Ad-HIF-1α564/803分别以最佳转染复数转染体外5-氮胞苷(5-azacyti-dine,5-aza)诱导的hMSCs,于诱导培养后第6周:(1)提取细胞浆蛋白,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Western blot测定HIF-1α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2)更换含有120μmol/L姜黄素的心肌细胞诱导液培养1h,后用心肌细胞诱导液继续培养11h,接着用RT-PCR检测细胞中VEGF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经5-aza诱导hMSC s第6周后,与Ad-LacZ组、Ad-HIF-1αnative组、Ad-HIF-1α564组及Ad-HIF-1α564/402组相比,Ad-HIF-1α564/803组cTnI、VEGF表达水平最高,与前述其它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5)。经120μmol/L姜黄素抑制后VEGF mRNA表达水平较未抑制组平均减少了(50.9±4.6)%。然而,在CBP/p300活性受同等抑制条件下,Pro564Asn803双突变型HIF-1α基因组VEGF mRNA表达水平虽然较未抑制组减少了约40%,但仍显著高于Pro564单突变型HIF-1α基因组(P<0.05)。结论 HIF-1α基因转录活性位点(Asn803)在HIF-1α促进h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初步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其在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AD患者40例,其中10例行经股动脉插管腔内隔离术.所有AD患者均在确诊后即刻(确诊时间1~3h)和第6、12、24、72小时共5次采肘静脉血2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MMP-9浓度,同时检测4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AD患者血清MMP-9浓度[(62.58±11.86) ng/ml]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29.24±6.32)ng/ml](t=6.243,P=0.003),发病3h以内便可检测到较高浓度的MMP-9,6~12 h血清MMP-9浓度达到最高,24h后趋于平稳,到第3天时AD组血清MMP-9[(45.03±12.60)ng/ml]仍高于对照组(t=4.132,P=0.007).根据Stanford分型,将40例AD患者分为A型主动脉夹层组(A型组)和B型主动脉夹层组(B型组),结果两组在发病1~3h、6h、24h及72 h血清MMP-9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12 h时A型组血清MMP-9浓度[(88.45±10.82) ng/ml]高于B型组[(72.55±8.37)ng/ml](t=3.511,P =0.042).经股动脉插管腔内隔离术前血清MMP-9浓度[(68.71±8.92) ng/ml]明显高于术后[(30.19 ±5.58)ng/ml](t=7.734,P=0.001),行手术治疗后患者血清MMP-9浓度迅速下降,术后24 h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 AD患者发病后血清MMP-9浓度迅速升高,提示MMP-9与AD发病密切相关,动态监测血清MMP-9有望成为AD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