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于洁  王俊涛  贾润霞  王祥麒 《河南中医》2020,40(8):1251-1254
目的:观察杜仲水煎剂治疗乳腺癌骨转移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乳腺癌骨转移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杜仲水煎剂。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及肾小球滤过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cr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BUN和Scr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杜仲水煎剂治疗乳腺癌骨转移合并肾功能衰竭,可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护理记录书写规范前、后差异。方法:分层随机抽取规范前、后一般护理记录323份和361份,对合格率和缺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规范后合格率83.66%明显高于规范前的62.23%(P〈0.01);规范后记录次数少于规定次数、首次记录不规范、记录之间不衔接和涂改及缺空现象比规范前相应项目有显著下降(P均〈0.01);规范后错字、漏字、不规范的缩略语和字迹潦草无法辨认比规范前相应项目有明显上升(P均〈0.05)。结论:护理记录书写规范实施后总体书写质量有所提高,但仍有不尽人意之处,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VEM)患儿发生惊厥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在我院儿科住院的93例VEM患儿,根据有无惊厥分为病例组33例和对照组60例.对惊厥的可能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发热、头痛头晕、意识丧失、呼吸、消化系统表现、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脑电图、白细胞数、谵语、潘氏试验、脑脊液物理性状及其糖、蛋白、氯化物的含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2组患儿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锥体束征的发生率为63.6%,对照组为3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5.671,其95%可信区间为1.020~240.822.病例组发热、头痛头晕的发生率分别为57.6%和42.4%,对照组分别为81.7%和95.0%.x2值分别为6.286和32.587,P<0.05,OR分别为0.049和0.013,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03~0.740和0~0.380.结论 椎体束征阳性为小儿VEM伴发惊厥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发热、头痛头晕是否是其保护因素,尚待进一步确证.应加强VEM发生惊厥的急救护理以及椎体束征阳性的相关症状观察的预见性护理.  相似文献   
4.
系统化健康宣教对家属知晓计划免疫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宣教对提高患儿家属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程度的作用。方法:将90名家属随机分为宣教组和对照组(各45名)。对前者进行系统化健康宣教及后者给予常规宣教后,经问卷调查评分比较其效果。结果:宣教组计划免疫知识得分比对照组高(t=9.911,P=0.000);宣教组非常知晓、比较知晓、基本知晓和不知晓率比对照组相应率高(χ2=51.213,P=0.000);临床意义分析:RR=0<1,RRR=1>0,ARR=0.311 1>0,NNT=3.214 4。结论:系统化健康宣教可提高病儿家属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对实施计划免疫及预防传染病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工龄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管理决策及护士本人消除或减轻工作压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0~4级评分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呼和浩特市2所较大医院的69名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工龄分为10 a(24名)、≥10~20 a(22名)和≥20 a(23名)共3组,对其工作压力与工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71份,回收有效问卷69分,回收率为97.2%。10 a,≥10~20 a和≥20 a工龄组工作压力分分别是(54.54±25.09)分(、46.18±20.16)分(、43.43±22.01)分,10 a组高于≥10~20 a和≥20 a组(P均0.05),后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工龄10 a的儿科护士工作压力大于其他工龄的儿科护士,建议制定管理决策等措施及护士本人采取各种应对措施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6.
三氧化二砷作为传统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胃癌肿瘤细胞的作用,近年来其作用机制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逆转耐药;(2)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3)通过P38微管聚合调节细胞凋亡;(4)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5)调节Akt信号通路,抑制HGC-27细胞的增殖;(6)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7)调节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8)调节胃癌NCI-N87细胞增殖;(9)调节胃癌组织Flt-1、KDR和VEGFR-3表达。虽然三氧化二砷治疗胃癌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其对肿瘤VEGF及其受体家族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所引发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分子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昏迷患儿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强  李锐  贾润霞 《护理研究》2007,21(4):337-339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VEM)发生昏迷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儿科住院的93例VEM病历资料,根据有无昏迷分为两组,昏迷者为病例组(23例),未昏迷者为对照组(70例)。对可能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发热、头痛头晕、惊厥、呼吸系统表现、消化系统表现、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等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脑膜刺激征的发生率为65.2%,而对照组为31.4%,两组相比(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膜刺激征为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膜刺激征阳性为小儿VEM伴昏迷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国强  李锐  贾润霞 《护理研究》2007,21(2):337-339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VEM)发生昏迷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儿科住院的93例VEM病历资料,根据有无昏迷分为两组,昏迷者为病例组(23例),未昏迷者为对照组(70例)。对可能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发热、头痛头晕、惊厥、呼吸系统表现、消化系统表现、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等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纽脑膜刺激征的发生率为65,2%,而对照纽为31.4%,两组相比(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膜刺激征为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膜刺激征阳性为小儿VEM伴昏迷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紫癜性肾炎(APN)是具有遗传背景[1]的过敏性紫癜(AP)的重症类型,严重地威胁着患儿的健康成长甚至生命。为此,我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策略,对发生APN的危险因素予以分析研究,旨在遴选出危险因素,给予相应的防治和护理措施,以期改善预后。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我院2002-01~2005-06儿科住院APN和AP患者226例,诊断符合各器官受累标准[2]。其中APN 82例为观察组,男38例,女44例,平均(9.775±2.922)岁;AP 114例为对照组,男68例,女76例,平均(8.472±2.634)岁。1.2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组间危险因素遴选,先用单因素四格表2χ或F isher检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VEM)患儿发生惊厥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在我院儿科住院的93例VEM患儿,根据有无惊厥分为病例组33例和对照组60例。对惊厥的可能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发热、头痛头晕、意识丧失、呼吸、消化系统表现、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脑电图、白细胞数、谵语、潘氏试验、脑脊液物理性状及其糖、蛋白、氯化物的含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2组患儿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锥体束征的发生率为63.6%,对照组为3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5.671,其95%可信区间为1.020~240.822。病例组发热、头痛头晕的发生率分别为57.6%和42.4%,对照组分别为81.7%和95.0%。,值分别为6.286和32.587,P〈0.05,OR分别为0.049和0.013,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03~0.740和0~0.380。结论椎体束征阳性为小儿VEM伴发惊厥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发热、头痛头晕是否是其保护因素,尚待进一步确证。应加强VEM发生惊厥的急救护理以及椎体束征阳性的相关症状观察的预见性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