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回医药学以气、火、水、土为"四元",以金、木、活为"三子"的"七行"思维体系对生命的本原及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进行了探索。其中禀性衰败所致病理根源理论是回医药学疾病发生发展的核心理论之一。通过对回医药禀性衰败所致病理根源理论的探讨,进一步提出了维持机体在禀性衰败过程中的稳态,以及及时清除痰浊、瘀血等病理根源性产物是预防、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关键观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马莲渠张氏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宁夏吴忠马莲渠张氏医院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肿胀、对位、对线、长度、骨痂量进行评分,对治疗后4周肢体功能评估。结果:疼痛、肿胀、对位、对线、长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6、8周相比逐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痂量除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相比骨痂量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6、8周肢体功能评估,功能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莲渠张氏正骨能有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贾孟辉教授采用“医易象数相参”思想诊疗顽固性呃逆的经过,体现了其临证善于医易相参,针药结合,活用象数的诊疗特点。贾教授指出,医易本为一体,象、数实为一家,可互相参合为用。应用该思想于临证中往往能达到洞若观火,治病求本的目的。采用医易象数相参思想诊疗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巴豆叶的药用记载及现代药理研究均表明巴豆叶有助于防治缺血性脑卒中,且毒性小于巴豆种仁。故详细梳理巴豆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为进一步探究巴豆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以期拓宽大戟科植物——巴豆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发旋是人类特有的体表标志。自古至今,人们对其关注甚多但又充满疑惑,它既是人类稳定的体质遗传特征,形成于胚胎期,而且终生不变,但又存在个体的差异性。有学者认为发旋的形成预示着人体的健康,因此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也有学者认为发旋是先天基因遗传,属人体生理结构;又有学者认为它可能与民族区域有关;甚至有学者认为它是大自然神奇的黄金对数螺旋,与地球的磁力和左右半球有关。明确发旋与人类的健康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对我  相似文献   
6.
回医药四液学说是中国回族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其萌芽于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继承于盖伦的年龄季节性体液学说及人体气质学说,形成于阿维森纳的体液配属学说,发展于王宏翰首次向中国引入的西医四液学说,昭示回医四液学说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对进一步的回医临床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凯教授认为痰瘀阻络型脑梗死的根本病机是痰湿邪毒瘀阻脑经,脑髓失养终致毒滞脑络,并强调防治应以清为要,即化湿祛瘀、益气活血、解毒开窍和醒脑益髓,同时结合藤类药行气通络、畅达血脉之特性,自拟七藤脉宁方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疗效显著。通过典型医案,从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病机与治法、七藤脉宁方功效两方面探究赵凯教授应用七藤脉宁方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对回医汤瓶八诊疗法内病外治非药物疗法的渊源进行深层次探讨,以期继续挖掘整理其理论体系,更好地指导汤瓶八诊诊疗技术,提高其防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汤瓶八诊疗法的萌芽雏形时期与中医学藏象、经络学说单纯的点线联系,到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多维关系。从末梢经络根传法之理论基础三节四梢理论入手,梳理其与中医藏象、经络等学说的关系。结果:回医汤瓶八诊与中医学息息相关,其传统的养生保健及防治疾病的诊疗技术,对目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效果独特,尤其是在干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失荅刺知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APK-ERK信号通路中ERK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3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失荅剌知丸高、中、低剂量组,其中模型组和各药物组需区别1d、3d、7d。针对模型组和各药物组采用MCAO制备模型,用相应制剂灌胃后分别于3个时间点进行样本采集。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来检测样本中ERK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失荅剌知丸低中高剂量组中的ERK2蛋白和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且与灌药浓度及时间成正比(P0.01)。结论失荅剌知丸具有抗神经细胞凋亡、改善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作用,而这可能与本实验中研究的启动MAPK-ERK信号通路ERK2有关。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疾病有年轻化的趋势,矢荅剌知丸是回医治疗脑病的经典方,文章主要对矢荅剌知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用机理的研究予以综述,总结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