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研究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68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行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包括任意皮瓣、轴型皮瓣和游离皮瓣,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68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16例,女52例。年龄18~55岁,平均(32.43±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大剂量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汉防己甲素治疗尘肺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尘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7)和试验组(n=57)。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时,给予抗感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及汉防己甲素片治疗,疗程24周。
  结果  治疗24周后试验组有咳嗽、咳痰、气促、胸痛等症状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12周及24周后,对照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均较治疗前下降(P < 0.05),试验组患者FEV1、FEV1/FVC及FVC较治疗前无变化(P > 0.05),表明试验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不同治疗期内,试验组新发呼吸系统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有1例患者出现皮肤色素沉着,不良反应率为1.75%。
  结论  大剂量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汉防己甲素可有效改善尘肺病患者临床症状,维持肺通气功能,减少新发呼吸系统感染率,不良反应少,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3个不同产地山银花和金银花中绿原酸、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并比较之间的差异。方法对绿原酸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65℃下60%乙醇溶液按料液比1∶20超声提取30 min;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65℃下用60%甲醇溶液按料液比1∶10超声提取30 min。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的绿原酸和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并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来检测山银花、金银花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建立了良好的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分析方法,绿原酸在0.119~1.190 m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 2(n=6);总黄酮在8.48~50.88μ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 5(n=6)。湖南产地山银花绿原酸量、总黄酮量及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99%、13.43%、62.41%。重庆产地山银花绿原酸量、总黄酮量及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29%、10.08%、51.48%。广西产地金银花绿原酸量、总黄酮量、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2.55%、7.10%、39.51%。结论提出了结合化学成分分析和抗氧化性活性来比较不同产地山银花和金银花之间区别的分析方法,从"谱-效"结合思路,为山银花和金银花质量控制及鉴别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紫甘薯花青素的稳定性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明紫甘薯花青素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为紫甘薯花青素在食品中的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和LC-MSn对ZA1紫甘薯花青素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花青素在室内自然光,紫外光,沸水浴高压灭菌和不同pH值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了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等抗氧化性能力。结果紫甘薯花青素成分包括有矢车菊素、飞燕草素、锦葵色素、牵牛花色素和甲基花青素。自然光和紫外光照对花青素稳定性影响较小,高温对花青素稳定性影响较大。pH值对花青素稳定性影响非常大,低pH有利于花青素保留。pH为7.0时,花青素具备较好的清除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能力。结论紫甘薯花青素稳定性受光照、温度、pH值影响。紫甘薯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HPLC-Q-TOF-MS/MS)的安化黑茶抗氧化活性成分快速筛选和鉴别的方法,并对安化黑茶生茶及熟茶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分别进行检测和分析。方法:采用Inertsil ODS-2C18色谱柱(250mm×4. 6mm,5μm)反相HPLC梯度洗脱法分离各主要成分,在负离子模式下,利用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对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检测;进而在安化黑茶生茶及熟茶乙酸乙酯及正丁醇部位分别加入适量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作为实验组,避光室温反应30min后经液质联用分析,并与不加入DPPH的空白组物质进行比较,快速发现其活性成分;并采用对照品、文献比对、质谱裂解规律分析鉴定生茶、熟茶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结果:依据质谱裂解规律及文献检索,从安化黑茶生茶乙酸乙酯部位中共鉴定出32个抗氧化活性成分,从生茶正丁醇部位中共鉴定出28个抗氧化活性成分;从熟茶乙酸乙酯部位中共鉴定出31个抗氧化活性成分,从熟茶正丁醇部位中共鉴定出26个抗氧化活性成分。结论:利用DPPHHPLC-Q-TOF-MS/MS技术快速筛选和鉴别安化黑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有效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及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利福霉素钠、小剂量地塞米松对大叶肺炎患者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和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大叶肺炎患者137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予阿奇霉素、利福霉素钠、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 对照组予阿奇霉素治疗,7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咳嗽、呼吸不畅、啰音等症状,以及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D-二聚体、降钙素原的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 P<0.05) ,临床症状缓解显著( P<0.05) ,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D-二聚体、降钙素原显著降低( 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利福霉素钠、小剂量地塞米松能够降低大叶肺炎患者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的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组织重庆市背囊化卫生应急快速小分队大比武,对应急建设现状进行分析,评估重庆市基层卫生应急能力,为强化基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出优化措施。方法 对背囊化卫生应急快速小分队大比武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参赛队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对于紧急医学救援和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单元,队员年龄越大、职称越高,得分越低;对于突发中毒事件处置单元,队员年龄越大、职称越高,得分越高;女性队员占比高对得分有一定正面影响;专业成绩存在地域差异。比武得分及问卷调查暴露出基层卫生应急队伍存在缺乏实战经验及精细化管理等共性问题。结论 全流程考核式比武检验了背囊化卫生应急小分队建设成果,提升人装协同和现场处置能力;结合问卷调查,对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解决基层卫生应急能力的不足与短板。  相似文献   
8.
药用植物资源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在不引入外源基因的情况下进行基因组定点靶向突变,实现药用植物资源种质创新。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广泛应用的基因编辑技术,已在甜橙、铁皮石斛、罂粟、丹参、地黄、人参、灵芝、金针菇、竹黄、蛹虫草、茯苓等药用植物中研究和应用,构建了基因编辑体系,开展了活性成分关键基因与含量调控研究、表型性状关键基因与品质改良研究。中国、美国、日本、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陆续出台基因编辑种质创新相应的监管政策,促进了其产业化发展。建议进一步推进药用植物资源基因编辑种质创新基础研究、加强药用植物基因编辑后药物等效性评价、开展科普宣传和建立科学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麻仁益通片对实验小鼠的通便作用。方法:采用缺水3d和复方地芬诺酯两种方法建立小鼠便秘模型,通过计算墨汁推进率,判断麻仁益通片对小鼠肠道蠕动功能的影响;通过测定首次排黑便的时间和6h内排便粒数及重量,判断麻仁益通片对小鼠排便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麻仁益通片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明显增加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P0.05,P0.01);中、高剂量组可缩短首次排黑便时间(P0.05),增加6h排便量(P0.05,P0.01);麻仁益通片对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麻仁益通片具有良好的促进排便和促进肠道蠕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