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理肠汤内服联合溃疡灵灌肠对脾虚湿热型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改良Mayo活动指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评定其综合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其中治疗组予理肠汤内服联合溃疡灵,对照组予服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2组均按3个月为1个疗程,服完1个疗程后由同一位内镜医师复查结果,比较2组的中医症候疗效、改良Mayo活动指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D-二聚体水平,评定其综合疗效。结果:2组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改良Mayo活动指数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除了内镜表现方面,其余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各项血清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D-二聚体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除了D-二聚体,其余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肠汤口服配合溃疡灵灌肠能有效缓解脾虚湿热型左半结肠UC患者症状,降低疾病活动指数,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对结肠粘膜有很好的保护及修复作用,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胃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4位,病死率位列恶性肿瘤第3位。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数100余万,胃癌相关死亡病例约80万[1]。中国的胃癌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占全球的42.6%和45.0%,在全球183个国家中发病率居第5位、病死率居第6位[2]。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社区实践基地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促进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拟定统一的调查表,由各实践基地统一填报,并分为经济发达及欠发达地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社区实践基地共87所,职工7233人,其中卫技人员占84%,硕士研究生占1.1 %,本科占26.5%;师级及以上占56.3%;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占58.6%,预防医学专业占3.1%;全科医学培训率28.2%.经济发达地区高学历高职称所占比例、接受全科医学培训率均高于欠发达地区.结论: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社区实践培训网络逐步形成,但部分实践基地规模小,学历偏低、职称不高,专业结构尚需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减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临床病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42例患者服用加减甘草泻心汤,日1剂,并要求早晚适量汤药含漱口腔10分钟。45例患者服用维生素C钙胶囊及维生素B2。两组患者治疗1周,观察第3天及第7天的有效率及V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3天时治疗组总有效率73.80%,对照组总有效率44.44%, P=0.05。治疗第7天时,治疗组总有效率95.20%,对照组总有效率88.89%, P=0.22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天及7天)VAS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1,P=0.000。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顾模型发现压力和年龄31-49岁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3,P=0.041。结论加减甘草泻心汤能有效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且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改善生活方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理肠汤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肠道微生态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将77例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理肠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进行干预,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干预,对比2组患者有效率、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镜检查(Baron)评分、生活质量评定(IBDQ)量表积分、肠道微生态、短链脂肪酸、血清脑肠肽及炎症因子的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能更好的降低脾虚湿困型患者Baron评分、提高IBDQ量表积分,提高肠道双歧杆菌、消化球菌含量,降低酵母菌含量,提高乙酸、VIP含量,降低SP含量,降低血清TNF-α含量,提高IL-10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理肠汤对脾虚湿困型UC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肠化生型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萎胃颗粒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肠化生型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前一组服用胃复春片进行治疗,后一组服用萎胃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胃镜等级、腺体萎缩等级、肠上皮化生等级较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后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肠化生型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萎胃颗粒治疗,有助于改善其胃镜征象,腺体萎缩情况和肠化生情况,从而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胃黏膜上皮长期遭受致病因子的反复损害而导致的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正常胃黏膜-炎症-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胃癌"的假设已被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所证实,CAG作为胃黏膜病变过程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我国发病率很高,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次CAG的演变规律为“正常胃黏膜-炎症-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胃癌”已被大家所公认,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医学治疗该病尚无特效药,祖国医学结合患者症状辨汪施治,取得良好成效。文章通过论述近年来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及研究进展,从而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较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理肠汤预防腺瘤性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内镜下行息肉切除术后给予西医常规处理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服健脾理肠汤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半年及1年中医证候评分、腺瘤数及腺瘤平均直径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半年及1年的息肉复发情况,并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期间,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最终治疗组48例、对照组49例患者纳入研究。(2)术后1年,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9.17%,对照组为57.14%,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术后半年及1年,治疗组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和大便习惯改变等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在术后1年的改善作用均较术后半年明显(P<0.05);而对照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虽较术前略有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除术后半年的大便性状外,治疗组对各项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术后半年及1年,2组患者的腺瘤数均较术前明显减少,腺瘤平均直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且治疗组在减少腺瘤数和缩小腺瘤平均直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5)术后半年,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4.3%、8.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0.6%、10.4%,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理肠汤在预防腺瘤性大肠息肉术后复发方面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腺瘤性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2种手术方式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30例采用我院的TST术加外痔切剥术,对照组30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术后均采用抗炎、止血、中药内服、坐浴、换药及对症治疗。观察两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狭窄、尿潴留、术后疼痛、肛门功能、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收缩压等情况。结果:2组间的临床治愈率、好转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狭窄、尿潴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术后疼痛、肛门功能、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术加外痔切剥术,对于嵌顿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是一种较理想、安全、疗效确切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