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研究以二硫键连接聚乙二醇和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合成得到还原敏感型两亲性聚合物聚乙二醇-胱胺-吲哚美辛(PCI)。PCI可通过超声法自组装成胶束,负载抗肿瘤模型药多柔比星,得到标题共载聚合物胶束。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制得的胶束呈类球形,动态光散射法测得其粒径为(202.0±7.7)nm,多分散性指数为0.260±0.012。载药胶束中多柔比星的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90.71±3.78)%和(18.82±0.52)%。多柔比星在含有谷胱甘肽(GSH)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24 h累积释放率为80%,而在不含GSH的PBS中24 h仅能释放40%左右,提示制品的释药行为具有明显的还原敏感特征。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PCI载体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具有有限的杀伤作用,而共载胶束对HepG2细胞具有更好的杀伤效果。然而,相对于游离多柔比星,共载胶束与HepG2细胞共孵育24h后的细胞毒性较弱。细胞摄取试验结果显示HepG2细胞对胶束的摄取作用呈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合成(4-羧丁基)三苯基溴化膦[(4-carboxybutyl)triphenylphosphonium bromide,TPP]修饰的糖原(glycogen,Gly)衍生物(Gly-TPP),以其制备包载黄芩苷(baicalin,BA)的糖原纳米粒(BA/Gly-TPP NPs),并对其进行制剂学表征。方法 通过酯化反应将TPP连接到Gly上,合成线粒体靶向的树状大分子糖原衍生物Gly-TPP,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确定其结构,通过细胞毒性实验考察其安全性。利用糖原内核包载疏水性药物黄芩苷,构建线粒体靶向的给药系统BA/Gly-TPP NPs,考察其粒径、载药量、体外释放、粒径稳定性等制剂学性质。结果 成功合成的Gly-TPP呈现规则的球形,无细胞毒性。BA/Gly-TPP NPs粒径分布在70~80 nm,ζ电位为(8.84±0.89)mV,载药量为(20.67±0.16)%,同时具有良好的释药行为。结论 Gly-TPP具有良好的载药性能,为纳米药物载体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