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上热下寒汗证主要表现为仅上半身汗出过多,伴双下肢发凉,属上下同病之证,故可运用叶天士“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理论进行辨治。上热下寒汗证半身汗出责之于气火失调、营卫不固,而下肢发凉则归因于阳气郁遏、温煦失职,归根结底是由中焦脾胃受损,气机升降失调所致。故治法上应从中焦入手,当予补中以平上热下寒、畅中以复气机升降,气机畅则汗自止,验之临床,获效良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中西药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1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照观察中西医结合组与单纯西药组的治疗效果,具体分析两组患者减停强的松、治疗前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肌电图重复低频电刺激衰减变化情况。方法:中西医结合组采用温理奇阳、扶元振颓的中药重肌灵冲剂,同时合用西药强的松治疗180例MG患者,西药组采用强的松治疗60例MG患者,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痊愈率为11.1%,基本痊愈率为18.3%,显效率为47.8%,总有效率为92.2%;西药组痊愈率为6.7%,基本痊愈率为10.0%,显效率为46.7%,总有效率为86.7%。中西医结合组停用强的松54例占30.0%,减用强的松109例占60.6%,总减停率为90.6%;西药组停用强的松4例占6.7%。减用强的松16例占26.6%,总减停率为33.3%。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较单用西药治疗MG,不仅疗效显著,而且能尽快减停强的松,从而减少强的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重症肌无力18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肌无力(myastheaia gravis,MG)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有2个发病高峰年龄,第1个高峰为20~30岁,以女性为多;第2个高峰为40~50岁,以男性和伴发胸腺瘤者较多。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85例MG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由特异性抗体nAchRab介导的细胞免疫起重要作用且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包括:①临床上表现为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朝轻暮重的骨骼肌无力;②电生理上表现为低频重复电刺激波幅递减,微小终板电位降低,单纤维肌电图上颤抖增宽、甚至阻滞;③药理学上表现为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对箭毒类药物的过度敏感性;④免疫学上表现为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增高;⑤免疫病理学上表现为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的皱褶减少,变平坦,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减少[1].尽管西药治疗重症肌无力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其副作用不容忽视.我们自2001年8月至2002年3月进行了重肌灵冲剂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奇阳亏虚型)的随机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从奇经和络病理论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凤全  陈金亮  黄涛 《新中医》2006,38(1):33-35
目的:观察以奇经和络病理论为指导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奇阳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以重肌灵片(由竟茸、人参、淫羊藿、马钱子、麻黄、苋丝子、枳实等组成)加强的松片模拟空白剂治疗;对照组以强的松片加重肌灵片模拟空白剂治疗。疗程均为3月。观察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变化、肌电图改善及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的变化。结果: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肌电图改善、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变化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56.6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以奇经和络病理论指导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有较好的临宋疗效。  相似文献   
6.
腰椎管狭窄是腰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狭窄所致马尾和神经根的压迫综合征。因骨性椎管或硬脊膜囊狭窄引起,但不包括单纯椎间盘突出、感染或新生物所致椎管内占位病变引起的狭窄。如椎间盘突出与其他类型的狭窄同时存在,则也被视为本病病变的组成部分^[1]。腰椎管狭窄症的分类方法很多,国内多采用Nelson分类法,即将椎管狭窄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按解剖部位分中央型(主椎管)狭窄和侧方型(侧隐窝)狭窄两部分^[2]。本病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且发病隐渐。主要症状为腰骶部疼痛及间歇性跛行。静止时体检多无阳性发现。少数病人可出现肌肉萎缩无力。笔者自1995-04--2000-12采用从奇络论治腰椎管狭窄6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重肌灵系列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3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Gravis简称MG)是一种表现为神经 -肌肉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一部分或全部横纹肌无力或易于疲劳 ,是神经科较为常见的疑难病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为 1~10 /10万[1 ] 。我院自 1996~ 1998应用重肌灵系列制剂治疗MG30 0例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性 14 2例 ,女性 158例 ,发病年龄 7个月~ 74岁。其中以0~ 10岁和 2 1~ 4 0岁较多 ,10岁以下儿童占2 3% ,2 1~ 4 0岁为青壮年占 4 1%。女性发病较多的年龄为 0~ 10岁和 2 1~ 30岁…  相似文献   
8.
对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金亮  许凤全 《河北中医》2000,22(3):189-190
运动神经元病 ,主要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症等 ,属于祖国医学痿证范畴。该病病因未明 ,预后较差 ,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系世界性疑难病。该病涉及中医五脏六腑、奇经八脉、气血津液 ,病情变化多端 ,整个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处理非常棘手 ,而正确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延长寿命 ,改善症状 ,减轻痛苦 ,故在临床工作中务必审证求因 ,冀以图安 ,重视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 ,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根据临床观察 ,该病病情发展的主要原因 ,除自身免疫机能下降外 ,寒冷刺激、过食寒…  相似文献   
9.
老年期重症肌无力患者4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NMJ)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不同年龄段的重症肌无力有其不同的临床特点。我们对495例老年期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1982例非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  相似文献   
10.
从奇经论治重症肌无力12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表现为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一部分或全部横纹肌软弱和易于疲劳 ,是神经科较为常见的疑难病之一。目前 ,现代医学应用抗胆碱酯酶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胸腺切除术等治疗 ,虽可使临床症状一过性改善 ,但易于产生耐药性 ,且病情易于反复 ,长期使用不但副作用大 ,而且会促进乙酰胆碱受体严重破坏 ,使病情更加顽固难愈。我院自1 996年 3月~ 1 998年 3月 ,采用“温理奇阳 ,扶元振颓”的治疗大法 ,运用中药重肌灵冲剂 ,从奇经论治重症肌无力 1 2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