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0.15%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应.方法:择期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n=30)和布比卡因组(B组,n=30)进行PCEA,观察患者24h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评级(BCS)相似,而24h硬膜外用药量、24h按压次数/实际有效进药次数(D/D)比值及PCA按压次数B组>L组(P<0 05);术后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术后4h、8h、12h运动恢复分级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低血压发生率L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0.1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PCEA能达到满意镇痛效应,并减少局麻药及芬太尼用量,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运动神经阻滞与布比卡因相同,作用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结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结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疗程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并随访。[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4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2组患者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周、第2周2组患者腹泻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3周、第4周2组患者腹泻次数比较,治疗组腹泻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2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6.5%,对照组复发7例,复发率21.9%,2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结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腹泻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并且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连蒌护肝汤对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NAS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连蒌护肝汤口服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生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氨酰氨基转肽酶(Glutamyl amino peptidase, G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和甘油三脂(Triglyceride, TG)]、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炎症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白介素-6 (interleukin 6, IL-6)]的变化,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0%(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AST、ALT、GGT、TBiL、TG、TC、MDA、TNF-α、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SOD水平显著增高(P0.01),且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连蒌护肝汤能显著改善NASH患者肝功能和抗氧化机能,降低血脂水平及炎症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电针结合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治疗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型)的疗效及对Hp、MTL、G17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10例.按随机对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治疗组56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抗Hp三联治疗2周,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胃复春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针结合丹芪祛瘀止痛颗粒,连续治疗12周,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观察典型症状,检测胃镜、Hp、MTL和G17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胃胀"症状改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3组症状均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胃镜评分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MTI、G17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患者较之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之对照组可更有效提高CAG患者Hp转阴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针配合丹芪祛瘀止痛颗粒对治疗气虚血瘀型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优于口服胃复春片,对患者典型症状及Hp、MTL、 G17的改善存在优势,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芪参汤对miR-495/FTO信号通路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从而阐明芪参汤改善胰岛素抵抗治疗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佛波酯诱导THP-1人单核细胞株分化巨噬细胞,并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芪参汤组、miR-495 inhibitor组和芪参汤+miR-495 inhibitor组。除空白组外,余下各组采用30 mmol/L葡萄糖刺激构建巨噬细胞极化模型,并给与相应的药物进行干预。24 h收集各组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因子(IL-6、IL-1β、IL-4和IL-10)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标记分子、MiR-495和FTO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空白血清、芪参汤含药血清和转染miR-495抑制物的巨噬细胞活性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IL-6和IL-1β的含量、CD68、iNOS、COX-2和miR-495的表达和CD68/CD206的比值均显著增加,IL-4和IL-10的含量、CD206、Arg-1、YM-1和FTO的表达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结合稳心颗粒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频发性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稳心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口服稳心颗粒的基础上,针刺双侧内关穴,疗程皆为2周。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5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双侧内关穴协同稳心颗粒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针刺内关穴能改善纠正心肌缺血、减轻心肌损伤、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对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心肌细胞损伤及其对Mst1/Sirt3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C57BL/KSJ db/db小鼠随机分为小鼠模型组、Resveratrol组及西药组,C57BL/KSJ db/m为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Resveratrol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橙皮苷对2型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SIRT1/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空白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组、橙皮苷组、SIRT1抑制剂组和橙皮苷+SIRT1抑制剂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余下各组大鼠均通过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采用左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肝脏疾病中趋化因子CXCL12α和CXCL12β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检测72例肝癌、72例癌旁、20例肝纤维化及8例正常新鲜肝组织标本CXCL12α、12βmRNA的表达;ELISA检测71例慢性肝炎、24例肝硬化、26例肝癌患者及3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XCL12α、β的水平。结果肝癌、癌旁及肝纤维化组织中CXCL12αmRNA表达均高于CXCL12βmRNA,肝癌和癌旁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P 〈0.001);肝癌、癌旁、肝纤维化组CXCL12α、12βmRNA水平均高于正常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正常组血清 CXCL12α水平分别为(497.44±216.54)、(675.17±565.43)、(812.54±446.69)、(282.47±220.78)pg/ml;CX-CL12β水平为(1619.72±730.22)、(1177.12±541.78)、(2487.96±1192.79)、(281.69±217.08)pg/ml;肝炎、肝硬化、肝癌组血清CXCL12α、12β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肝硬化及肝癌组血清CXCL12α水平明显高于肝炎组(P 〈0.05);肝硬化组血清CXCL12β含量低于肝炎和肝癌组(P 〈0.05)。在肝炎患者中,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S1~S4期),血清CX-CL12β含量升高,组间尚无明显差异(P=0.28);血清CXCL12α水平无显著变化(P =0.686)。结论慢性肝脏疾病进展过程中CXCL12α、12β的表达差异显著,可成为慢性肝病辅助诊断和疾病监测的候选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大肠湿热证候评分与Mayo活动指数、Th17细胞、Treg细胞的相关性及连草泻痢胶囊对大肠湿热证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UC大肠湿热证候评分与Mayo活动指数、Th17细胞、Treg细胞的相关性。美沙拉嗪组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连草泻痢组则加用连草泻痢胶囊。对两组治疗前后大肠湿热证候评分、Mayo活动指数、Th17细胞、Treg细胞水平进行对比,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大肠湿热证候评分与Mayo活动指数、Th17细胞存在显著正相关(P <0.05),与Treg细胞相比存在显著负相关(P <0.05)。治疗后连草泻痢组大肠湿热证候评分、Mayo活动指数、Th17细胞及Th17/Treg细胞比例降幅与Treg细胞升幅均高于美沙拉嗪组(P <0.05),总有效率亦高于美沙拉嗪组(P <0.05)。结论 Th17/Treg细胞比例能反应UC大肠湿热证型的严重程度;连草泻痢胶囊联合西药治疗UC效果明显,可能与其调控Th17/Treg细胞比例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