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临床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70.4%、39.3%,,不同分期间比较,P均<0.01;接受手术与未接受手术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1%、40.5%,两者比较,P<0.01;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与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者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20.4%、84.1%,两者比较,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手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P<0.05或<0.01)。结论临床分期、手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与宫颈癌的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复方芪麻胶囊对气虚痰浊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ISH)动态血压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IS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复方芪麻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行24 h动态血压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结果:①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比治疗组稍好,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降低收缩压的同时也降低舒张压,效果较治疗组明显(P〈0.01)。②治疗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明显(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芪麻胶囊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能使血压平稳下降,与硝苯地平缓释片疗效无明显差异,且能改善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对ISH患者的远期疗效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袁利梅  刘磊  朱培罡  王清海 《河南中医》2012,32(11):1459-1460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法治疗气虚痰浊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气虚痰浊型I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予复方芪麻胶囊口服,日3次,每次2粒;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口服,日1次,每次5 mg,必要时加用吲哒帕胺缓释片(纳催离),日1次,每次1.5mg,调整使用至血压达标并维持稳定,8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血压平滑指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有效率为7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平滑指数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芪麻胶囊能有效改善气虚痰浊型ISH患者的临床症状,且降压作用平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顺铂针经热灌注机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66例)和单药组(46例)。单药组胸或腹腔内均单注入顺铂60mg溶于0.9%NaCl溶液40ml中;联合组顺铂60mg溶于0.9%NaCl溶液(胸腔内量为1000ml,腹腔内量为1500m1)中,用体腔热灌注治疗机加温(灌注液温度分别为胸、腹腔内42~44%和45℃)后,注入胸、腹腔,再加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胸、腹腔注入。两组均1周1次,平均连用3次为1个疗程。观察2组的胸、腹腔积液消失情况及Karnofsky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97%,明显高于单药组有效率的56%。2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Kamofsky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胸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法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疗效肯定,明显优于传统的单纯化疗药灌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的恶性肿瘤,其传统治疗是根治性手术和放疗,而化疗则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2001年起NCCN指南推荐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作为晚期宫颈癌和早期高危宫颈癌的标准治疗,10多年来,同步放化疗明显改善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期[1-2],然而随着生存期的延长,患者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也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7.
张晓娜  袁利梅 《光明中医》2022,37(3):402-404
总结孙玉信教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证经验.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8月孙玉信教授收治的银屑病、荨麻疹、水肿、痤疮病患各1例,均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辨证施治.银屑病患经治疗后全身皮肤瘙痒症状消失、皮疹基本消退;水肿病患治疗后诸症减轻,面部水肿、皮疹、皮肤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纳、眠改善,二便调;荨麻...  相似文献   
8.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强调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核心,代替了以往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PBL教学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在中医内科学应用过程中暴露出了教案教学束缚、角色转变困难、问题设计欠佳、考核评价应试等主要问题。积极探索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全面推行符合我国中医院校实际情况的PBL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中医内科学教学的提高,也必然为我国中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A型行为(气滞血瘀证)的疗效及对促炎因子和5-羟色胺(5-H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替格瑞洛片,90 mg/次,2次/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50 mg/次,2次/d;辛伐他汀片,10 mg/次,1次/d;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 5 mg。观察组西医治疗同对照组,并给予桃红四物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8周。记录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和硝酸甘油使用情况;进行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测;检测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进行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和气滞血瘀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5-HT水平。结果:经秩和检验;观察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Z=1. 965,P 0. 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缩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硝酸甘油用量少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SAQ量表各维度评分和SA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气滞血瘀证各症状评分和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LDL-C低于照组(P 0. 01),HDL-C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IL-6,hs-CRP,TNF-α和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桃红四物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A型行为(气滞血瘀证)患者,可进一步控制心绞痛发作情况,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调节脂代谢,并可抑制促炎因子和5-HT表达,起到稳定病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阳化浊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通阳宽胸颗粒组、辛伐他汀组、通阳宽胸颗粒+辛伐他汀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后,检测斑块面积和VEGF、VEGFR及b FGF的表达。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斑块面积、VEGF、VEGFR和b FGF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2与模型组相比,所有药物治疗组的斑块面积、VEGF、VEGFR和b FGF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通阳宽胸颗粒+辛伐他汀组降低更明显;3VEGF、VEGFR和b FGF表达与斑块面积正相关。结论:通阳化浊法可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中VEGF、VEGFR和b FGF的表达、缩小斑块的面积,尤其是与他汀类药物结合时,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