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缝线,小切口与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减少切口长度及放射状缝线所致的角膜散光,方法:采用巩膜眉状切口,巩膜隧道分离,无缝线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38例40只眼中37只眼切口漏水,12只眼经验影验光仅3只眼有散光0.75DC,结论:无缝线,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切口关闭坚固稳定,手术引起角膜莠光极少。  相似文献   
2.
3.
“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在温州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商讨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眼科(325000)蒋美峰“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是国际合作项目,其宗旨是扶贫助残,这是一项深得人心的光明行动。经国家项目办公室批准,由浙江省组派国家医疗队赴温州市泰顺、文成、苍南、瓯海、永...  相似文献   
4.
浅谈手术显微镜和眼科显微器械的保管、使用及消毒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手术室张赛竹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眼科蒋美峰八十年代以来,显微眼科手术在我国蓬勃发展。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对其优越性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其手术效果远远胜过一般的常规手术。应用和推广显微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5.
无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减少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的瘢痕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35例(37只眼)青光眼施行无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结果经3~16个月随访,眼压控制率达94.6%,并发症少而轻。结论无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青光眼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减少切口长度及放射状缝线所致的角膜散光。方法:采用巩膜眉状切口,巩膜隧道分离,无缝线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38例40只眼中37只眼无切口漏水。12只眼经检影验光仅3只眼有散光0.75DC。结论:无缝线、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切口关闭坚固稳定。手术引起角膜散光极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义眼座植入方法简便,矫正眼窝凹陷良好及增加义眼活动的一种手术方法。方法剜出眼内容物,将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座直接植入自体巩膜腔内,眼外肌及视神经保留,术后2~3周置入薄片义眼。结果37例术后义眼座无暴露及脱出,安装义眼活动度良好。结论此方法避免了其他方法的多种弊端,且操作简便易行,美容效果甚佳,本文就手术方法及对义眼座植入体暴露原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丹参、无环鸟苷联合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acute retinal necrosis,ARN)的有效疗法。方法:对6例(8只眼)ARN患者采用丹参、无环鸟苷(acyclovir,ACV)联合治疗。结果:随访6 ̄18个月,7只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视力提高达88.8%。结论:丹参、ACV联合应用是治疗ARN的一和中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经激光治疗前后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特征。方法对经临床检查诊断为CSC患者(出现主观症状4~8周之内)42例42只眼,在行激光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天、第30天散瞳进行OCT检查,并对病变图像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CSC患者OCT图像病变范围为570~3400μm,平均为(1675.18±995.01)μm;高度为180~680μm,平均为(357.54±219.20)μm。特征为累及黄斑中心凹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拱形隆起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弱反射暗区。经激光治疗后第15天检查示病变范围为220~1120μm,平均为(552.46±233.92)μm;高度为56~230μm,平均为(135.69±68.13)μm;第1个月后检查示病变范围为115~320μm,平均为(209.17±65.32)μm;高度为12~135μm,平均为(68.53±33.42)μm。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OCT对CSC经激光治疗前后的视网膜病变的追踪定量分析,表明它在CSC的诊断、定量测量和病情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小眼球伴眼眶囊肿(Congenital microphth almos witho rbital cyst)又称缺损性囊肿(Colo bomatous cyst)或缺损性网膜囊肿(Colobomatous retinal cyst)。于1858年首先由Arlt所阐明。1908年Natanson报告过两例并在文献中发现74,但国内罕见报道,最近我们遇见一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戴××、男、17岁,浙江瑞安人,住院号:121959。 据其母诉,患者于出生时左眼即“无眼珠”,也无视力,但在下眼皮处有一硬结、不红不痛,逐渐增大。于数个月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