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60例脑胶质瘤标本中Ⅰ级11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2例、黏液乳头状型室管膜瘤1例);Ⅱ级20例(弥漫型星形细胞瘤1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5例、室管膜瘤2例、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2例);Ⅲ级21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2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6例、间变性室管膜瘤3例);Ⅳ级8例(均为胶质母细胞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胶质瘤标本中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变化,并与胶质瘤体积及患者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胶质瘤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呈阳性反应,主要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肿瘤浸润边缘部的肿瘤细胞表达明显增强;而阴性对照标本和10例对照脑组织标本则无表达。胶质瘤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阳性表达率为71.67%(43/60),其中Ⅰ级为27.27%(3/11),Ⅱ级70.00%(14/20),Ⅲ级85.71%(18/21),Ⅳ级100%(8/8)。高级别胶质瘤者低氧诱导因子-1α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者,不同级别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15.907,P〈0.01);表达强度与病理级别间呈高度正相关(rn=0.480,P〈0.01)。(2)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原发肿瘤体积的大小等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脑胶质瘤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强弱与肿瘤病理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出血发病急,病情重,来势凶猛,变化快,病死率高。因此,做好急性脑出血病人的急救及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30例,女15例,年龄40~78岁。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25例,先天性脑动脉瘤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不明原因的大面积脑出血3例,经抢救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并评价中成药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差异和在不同评价指标间的治疗优势。方法:选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主流医学数据库检索中成药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以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减停率作为评价指标,并选用GRADEpro软件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估,GeMTC和Stata14.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篇随机对照试验和22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脉通贴散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和常规西药、解毒通脉胶囊联合常规西药对于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较好;心痛舒胶囊联合常规西药对于改善心电图疗效较好;解毒通脉胶囊联合常规西药、养阴活血颗粒联合常规西药对于硝酸甘油减停率效果较好。结论:心脉通贴散、芪参益气滴丸、解毒通脉胶囊、心痛舒胶囊、养阴活血颗粒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同评价指标中具有一定治疗优势,但因受到文献质量限制,今后仍需高质量临床研究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对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的效果。方法:在临床上对1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用药指导,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进行用药指导后,患者血糖控制在一个较理想的水平,从而降低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地发生。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用药指导,治疗效果满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人结肠癌上皮细胞株HT~(-2)9的炎症模型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脂多糖(LPS)共同诱导HT~(-2)9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实验分为6组,空白组加入完全培养基孵育,实验过程中不予任何药物干预,模型组给予h TNF(20μg·L~(~(-1)))黄芩苷孵育12 h后,再给LPS(1 mg·L~(~(-1)))孵育15 h;柳氮磺胺吡啶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加入柳氮磺胺吡啶(SASP,500μmol·L~(~(-1)));黄芩苷组在模型组基础上给予不同剂量(1,10,100μg·L~(~(-1)))黄芩苷孵育24 h。噻唑蓝(MTT)法检测黄芩苷(1,10,100μg·L~(~(-1)))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黄芩苷(1,10,100μg·L~(~(-1)))对PI3K,Akt,NF-κB等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黄芩苷(1,10,100μg·L~(~(-1)))对细胞上清中TNF-α,白细胞介素(IL)-6等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柳氮磺胺吡啶组的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IL-8,IL~(~(-1))分泌量明显减少(P0.05),且两药联合应用对TNF-α,IL-6,IL-8,IL~(~(-1))分泌量的减弱效应更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1,10,100μg·L~(~(-1))),柳氮磺胺吡啶组(500μmol·L~(~(-1)))中的PI3K蛋白磷酸化水平,Akt磷酸化水平,NF-κB活化入核水平,环氧化酶~(-2)(Cox~(-2))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蛋白,人凋亡相关因子配体(Fas L)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黄芩苷能减轻HT~(-2)9细胞炎症反应,抑制PI3K磷酸化,下调Akt的活化,抑制NF-κB的活化入核,从而抑制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发挥其抗炎效应,提示黄芩苷可能通过以抑制Akt的活化,抑制NF-κB的核转位,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顾江  蒋寅  陈妍  王琴  陈娜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157-158
目的探讨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高血压病继发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94例原发性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患者和113例无脑卒中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baPWV检测,并分组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右侧baPWV(RbaPWV)均值为(2180.6±556.8)cm/s,左侧baPwv(LhaPwV)均值为(2177.1±575.0)cm/s;无脑卒中组baPWV均值分别为(1894.5±430.4)cm/s和(1903.8±438.4)cnds。脑梗死组baPWV明显高于无脑卒中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结论baP—WV能反映高血压病患者脑部动脉的病变程度,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临床研究是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我国的临床研究 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中医领域仍存在较多的问题,需加强研究目标、研究方法、过程监管、结果报告及证据转 化等环节的设计、优化和实施,切实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的证据质量。团队通过建立中医群体、个体相结合的研 究评价方法、报告标准和质控技术,以及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和贝叶斯分析等个体化研究方法,整合了中医临 床研究的多来源证据体,并应用药症关联网络方法研究并阐释中医临床多途径微效应的特色机制,逐步形成全 面整体验证中医临床疗效的方法和技术体系,为中医临床研究的良性发展提供方法学支撑。  相似文献   
8.
蒋寅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5):2014-2014
百草枯又称克芜踪,是速效除灭性除草剂,有效成分为1,1-4,4-二联吡啶,易溶于水,有腐蚀性,毒性强,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剂,一旦中毒明确有效的救治措施较少。20%的百草枯溶液为绿色,它可经胃肠道、皮肤和呼吸道吸收,我国报道中以口服中毒多见。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23例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临床诊治经验并探讨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各种类型CCF的诊治体会,患者:Barrow分型A型14例、B型1例、C型1例、D型7例。结果20例经动脉入路,2例静脉入路,1例放弃栓塞治疗。9例采用单纯球囊行瘘口栓塞,5例直接行患侧颈内动脉和瘘口闭塞;5例采用NBCA胶栓塞瘘口;1例采用明胶海绵颗粒部分栓塞联合颈动脉压迫治疗;2例采用弹簧圈海绵窦内栓塞;1例单纯采用颈动脉压迫治疗。21例痊愈,2例好转。结论CCF具有复杂性、难治性特点,血管内治疗应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陈顾江  王琴  蒋寅  陈妍 《心电学杂志》2011,30(2):112-114
心电图上从QRS波群急转为ST段的连接点称为J点,它标志着心室除极结束和心室复极开始.倘若J点从基线移位则称J点偏移,而J点偏移呈特殊圆顶或驼峰状时则称之为J波.近年来众多研究认为出现J波是发生恶性心脏事件的先兆,也是预后不良的表现,因此日益受到临床重视.现将我院近年来发现的巨大J波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