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中药活性成分腺苷(adenosine, Ade)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 HSA)的结合反应机制。方法 利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吸收光谱实验测定了反应体系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探讨了反应机制;依据Fōrster理论测定了反应体系的能量转移参数并考察了腺苷对人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分子模建腺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模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腺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生成静态复合物,结合常数K=1.39×103 L·mol-1,结合位点n=0.94;腺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距离r很小,说明发生了能量转移现象;腺苷改变了人血清白蛋白结合位域的疏水性并造成微区构象发生变化。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腺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主要为腺苷的嘌呤环与人血清白蛋白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疏水作用和氢键。结论 理论计算与实验测试获得了一致性结果,此为中药活性成分腺苷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活性成分脱氧土大黄苷(desoxyrhaponticin,DES)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模拟生理条件下,计算机模拟技术结合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研究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机制。结果:分子模拟建立DES与HSA的结合模型,表明维持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力,兼有氢键作用。光谱实验表明DES与HSA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动态结合过程,结合强度较强,DES与HSA分子的结合距离r值较小,说明发生了能量转移现象。DES对HSA的结构域微区构象产生影响,使结合位域的疏水性发生改变。荧光相图技术解析出DES与HSA反应构象型态的变迁为“二态”模型。HSA与DES互作的热力学参数表明DES与HSA之间是以疏水作用为主的分子间作用。荧光偏振定量证明了HSA与DES相互作用过程中生成了非共价复合物。结论:光谱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一致,可为研究DES与HSA相互作用本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比较金银花活性成分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与乳铁蛋白(bovine lactoferrin,BLF)及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光谱法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测定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合参数、能量转移参数与热力学函数,探讨分子作用机制并比较分析绿原酸与不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差异。结果: CGA与BLF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动态分子作用机制,而CGA与BSA结合生成静态复合物,结合强度因温度不同存在一定差异;金银花活性成分与各蛋白质的结合距离r均很小,说明发生了能量转移现象;分子模建结果显示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兼有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结论: 计算机模拟与实验测试获得了一致性结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已发展成为一种在各个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分析技术,由于其具有快速、环保、无损的优点,使得其在中药分析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因为光谱的复杂性与重叠性通常需要结合化学计量学进行分析计算。笔者拟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的原理、适用范围、优点、局限性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与总结,并对二者在中药产地鉴别、真伪判断、炮制品判别、成分预测、含水量检测等方面的联合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总结了该联用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独特优势,对医药工作者更好地运用该项技术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郭明  许建婷  范文翔 《中草药》2014,45(9):1270-1277
目的 研究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SA)结合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生理条件下,光谱法测定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参数,分子模拟构建ECH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结合模型,考察药物与SA结合机制。结果 构建的药物与BSA结合模型表明,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兼有疏水作用力。光谱实验表明ECH与BS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结合过程,结合强度较强,ECH与BSA分子的结合距离(r)值较小,说明发生了能量转移现象。ECH对BSA的结构域微区构象产生影响,使结合位域的疏水性发生改变。分析荧光相图得出ECH与BSA反应构象型态的变迁为“二态”模型。BSA与ECH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表明ECH与BSA之间是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的分子间作用。荧光偏振定量证明了BSA与ECH相互作用过程中生成了非共价复合物。结论 光谱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一致,可为研究ECH与BSA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选高压清蒸半夏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炮制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浸润时间、蒸制温度、蒸制时间3个因素进行考察,以清蒸半夏水溶性浸出物和总有机酸含量归一化后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进行炮制工艺优化。结果:清蒸半夏最佳炮制工艺为:浸润时间9.5 h,蒸制温度118℃,蒸制时间为2.0 h,在此工艺参数下清蒸半夏综合评分达到90.62,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2.53%,工艺稳定可行。结论:采用高压蒸制半夏,且通过响应面法优选清蒸半夏工艺简便易行,可为半夏新炮制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为中药饮片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新颖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郭明  王晓萌  詹敏忠  范文翔 《中草药》2015,46(4):541-548
目的研究毛蕊花糖苷(verbascoside,VER)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生理条件下,光谱法测定VER与BSA的相互作用参数,分子模拟建立VER-BSA结合模型,分析其结合反应机制。结果构建的VER-BSA模型表明,维持VER与BSA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兼有疏水作用力。光谱实验表明VER与BS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结合过程,结合强度较强,VER与BSA的结合距离(r)值较小,说明发生了能量转移现象。VER对BSA的结构域微区构象产生影响,使结合位域的疏水性发生改变。解析荧光相图得出VER与BSA反应构象型态的变迁为"二态"模型。热力学参数表明VER与BSA的相互作用是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的分子间作用。荧光偏振定量证明BSA与VER相互作用中生成了非共价复合物。结论光谱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一致,可为研究VER与BSA分子作用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药性状鉴别是中药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中药的整体质量控制指标之一,是中药经验鉴别传承与创新面临的技术难题。现有国家标准及地方药材标准、炮制规范对中药性状的规定内容尚停留在文字描述层面,依靠人的感官判定,操作性亟待改进。据此提出了建立中药质量标准供性状鉴别用对照饮片和对照药材的建议,为中药性状鉴别的客观数字化研究提供基础支撑,有助于完善中药品质评价。  相似文献   
9.
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衰老、益智、保护心血管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开发和利用一直备受关注。目前,人参皂苷的提取以使用有机溶剂提取为主,绿色提取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该研究通过加热搅拌法合成不同的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结合机械化学辅助提取(mechanochemical-assisted extraction,MCAE)技术提取人参皂苷,以建立人参皂苷的绿色提取方法。对可能影响提取效果的实验参数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优条件,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将所建立的方法与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如70%乙醇超声辅助提取法)作进一步比较,以评估新方法的提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ES-MCAE法的最优提取条件:提取溶剂中DES最优组成为氯化胆碱∶尿素1∶2,溶剂与水的体积比为6∶4,料液比为0.05 g·mL^(-1),线性振动速率为4.0 m·s^(-1),提取时间为40 s,提取次数为2次。该方法提取时间仅为80 s,而提取率较70%乙醇超声提取法提升36.22%。该研究建立了基于DES的人参皂苷的分析前处理方法,实现了人参皂苷的快速、绿色、高效提取,为进一步研究其他中药活性成分的绿色提取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