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肛肠外科于2007年5月-2008年7月,采用宁痔洗液治疗急性痔140例,并与西药治疗126例作对比观察,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手术)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一种新方法,1975年Thomson认为,肛垫发生病理性肥大及下移是痔的主要成因,Longo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去除多余的脱垂粘膜,恢复肛垫的正常解剖,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有效方法.现将我院采用PPH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5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收治混合痔958例 ,根据肛垫学说原理改良了小“V”形切口、粘膜下肌保存固定术并用于临床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958例患者中 ,男性580例 ,女性378例 ;年龄33~65岁 ,平均49岁。病史6个月~5年 ,平均33个月。其中静脉曲张性外痔537例 ,皮赘性外痔421例。均具有便鲜血、肛门肿块脱出、肛门坠胀不适、肛门瘙痒流粘液症状。2治疗方法骶麻或局麻下 ,截石位常规消毒铺敷 ,沿外痔基底两侧皮肤中部作小“V”形切口(两侧尽量保留肛管皮肤) ,近端至齿线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黄牡丹汤临床治疗炎症性疾病的部分机制。方法常规制备大黄牡丹汤水煎剂,分大、中、小剂量灌胃干预小鼠并制备含药血清,在96孔板中将含药血清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孵,收集培养上清,采用Griess比色法检测巨噬细胞NO分泌量、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TNF-α、IL-1β、IL-6分泌量。结果与正常血清对照组比较,大黄牡丹汤含药血清能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正常巨噬细胞分泌NO、TNF-α、IL-1β和IL-6(P0.01);能抑制LPS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NO、TNF-α和IL-1β(P0.05或P0.01),但对LPS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IL-6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大黄牡丹汤对活化前后的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干预作用,可能是该方调控炎症反应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大量研究认为多与饮食、胃肠道感染、胃肠道动力、精神心理因素、内脏高敏性等相关.本病因临床症状多样中医病名亦不相同,而临床以肝郁脾虚型最为多见.痛泻要方选自《丹溪心法》,全方共奏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之功,现临床上用于泄泻之肝郁脾虚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臂双骨折贵阳中医学院一附院(550001)苗克学,陈久毅,时光达,苗大兴1981年以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桡、尺骨双骨折179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42例,女37例,年龄1~7岁34例,8~50岁139例,50岁以上6例;左侧8...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8年6月~2010年3月实施的46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临床资料.结果 39例完成腹腔镜,7例中转开腹,中转率15.2%,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中并发症2例(5.1%);术后早期并发症6例(13.0%).经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按照大肠癌手术操作规范来施行手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也是安全、有效的,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也会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双花饮治疗Ⅰ、Ⅱ期内痔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79例,前者用自拟双花饮治疗,后者用迈之灵片剂治疗,6天后观察相关症状、体征和进行肛镜检查并评分,另外还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双花饮治疗Ⅰ、Ⅱ期内痔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分析获取人参-茯苓药对治疗疾病的潜在靶点基因,挖掘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人的基因数据芯片,预测人参、茯苓药对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机制。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获取GSE128449基因芯片,使用GEO2R在线分析软件设置P<0.01,log2FC>1.5,得出差异基因。从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A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设置预测候选目标积分>20,P<0.05,获得人参-茯苓药对的化合物和可能干预的靶基因数,两者取交集获得药对治疗结直肠癌的靶点基因。使用PPI分析数据库STRING构建靶点互作(PPI)网络模型,采用Cyotoscape作图软件构建网络,利用CytoHubba插件进行Hub(核心)基因网络分析,采用R语言的Bioconductor包进行通路富集(KEGG)分析和生物过程(GO)分析。结果 本实验从GEO2R中共获得CRC显著性高的基因890个(P<0.05),从BATMAN-TCM数据库中获得人参(Ginseng)293个化合物(其中138个化合物无结构信息),可能干预的靶基因1338个。茯苓(Indian Bread)共54个化合物(其中33个化合物无结构信息),可能干预的靶基因503个。两者交集共获得23个基因,分别为LEP、APOE、HTR3A、NPPA、TNF、PTGS2、 HMBS、CREB1、AKR1C1、NFKB1、COX5A、RXRA、CAMK2D、PPARG、 HDAC9、GABRA2、IL6、MAOB、NFIB、RAB3B、GRIN1、ADK、RRM2B。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代谢过程的积极调节,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细胞死亡、细胞增殖的负调节等GO生物过程。主要调控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及癌症中的转录失调途径等。结论 人参-茯苓可能通过干预TNF、NFKB1、IL6、PTSG2等调控癌症相关和炎症相关途径来防治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7~2009年以补中益气汤加五磨饮子治疗慢传输型便秘36例,现就其临床疗效作一回顾性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