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石膏阿司匹林汤是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代表方剂。笔者通过临床对本方有了一些新的见解,借本文进行阐述,以期与杏林同道共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痉挛状态腕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受试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腹针疗法,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腕手功能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随访3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分级,并记录是否有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果治疗后两组FMA腕手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AS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Barthel分级无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结论腹针疗法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腕手功能,缓解痉挛状态,但对患者远期致残率的影响并不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评价长圆针治疗偏瘫肩手综合征I期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探讨长圆针治疗此病的优势。 方法:将60例偏瘫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长圆针治疗,对照组予假针刺,每周1次,2次后观察其肩关节疼痛、肩部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及患肢手肿胀改善情况,并在3个月后随访肩关节疼痛程度、出现肩手综合征Ⅱ期、Ⅲ期的百分率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60例患者经过2次治疗:①治疗组和对照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较疗前均有下降,但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组改善肩部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治疗组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④治疗组患者手肿胀程度,在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⑤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在VAS评分、出现肩手综合征Ⅱ期、Ⅲ期的百分率上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与假针刺相比较,长圆针治疗偏瘫肩手综合征I期有良好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对脑卒中后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22岁,于2012年11月8日以"自幼手足多汗,加重8年"来我科就诊。患者诉自幼手足汗出过多,8年前受惊吓后手足汗出异常加重,表现为明显的手足汗出增多,手掌及脚掌可分泌出肉眼可见的汗珠,汗出同时手脚冰冷,情绪紧张时尤甚,因手掌常年持续潮湿状态,影响手操作灵活性,干扰手工操作,冬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13岁,于2013年2月19日以“发作性双足疼痛伴皮色改变2年,加重20天”来我科就诊。患者于2年前四肢过敏性紫癜后出现双足感觉异常,伴有灼热感,后出现双足足底疼痛,左足为重,  相似文献   
6.
奔豚气属中医内科系统急症,针灸治疗在辨证选穴的基础上,同时利用穴位的近治作用局部取穴,采用合适的针刺方法,对奔豚气有较好的疗效。奔豚气的基本病机乃各种精神因素引起人体的气机升降功能失调,故治疗的关键在于疏肝解郁,平冲降逆。奔豚气在传统中医古籍中多采用中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之间疗效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针药并用是否可增强疗效,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58岁,于2013年1月16日以"发作性周身泛发白色风团,伴剧烈瘙痒5年"来我科就诊。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泛发白色风团,伴有剧烈瘙痒,入冬及遇寒时尤重,气温升高及得暖时稍减,终年反复发作,风团时隐时现,瘙痒剧烈时彻夜难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美观。患者曾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疗效不佳。短期服用激素有效,但停药后旋即反复。今岁入冬以来患者诸症更为明显,遂至我科尝试针灸治疗。查体见躯干及四肢有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白色风团,最大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长圆针疗法对偏瘫肩手综合征Ⅰ期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评价其康复意义。方法将60例偏瘫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长圆针治疗,对照组予假针刺,每星期治疗1次,2星期后观察其肩部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肩关节后伸、前屈、外展、内收、内旋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肩关节后伸、外展、内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分离运动、腕关节稳定性、手部活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圆针能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及上肢运动功能,有积极的康复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