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营养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兰芳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1238-1238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多由慢性乙型肝炎发展而成,病程较长,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两大症状群,需要积极药物治疗和配合休息静养和住院治疗.营养治疗和护理是该病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我院 2001年以来对 33例患者进行了营养治疗和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MSCT增强征象与肿瘤血管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肾透明细胞癌MSCT增强征象与MVD、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 (1)50例CRCC的MVD平均为(34±10.78)条/视野,VEGF阳性表达率94%(47/50)。MVD与VEGF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rs=0.0502,P〉0.05)。(2)CT征像与MVD及VEGF的表达:肿瘤直径〉3.0cm组,肿瘤内有出血坏死组,有静脉癌栓组的VEGF阳性表达、MVD均高于相对应组,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及无假包膜组的MVD均高于相对应组,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P期肿瘤强化CT值、强化程度、强化比值与MVD呈正相关(r分别为0.817、0.812及0.457,P均〈0.05)。(3)本组CRCCⅠ期13例,Ⅱ期15例,Ⅲ期13例,Ⅳ期9例。MSCT对CRCC检出率、定性诊断正确率均为100%,分期正确率88%(44/50)。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的MSCT增强影像特征可客观反映CRCC中MVD及VEGF的阳性表达,可无创地判断RCC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能为临床选择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3.
1、非典、禽流感列入乙类,但按甲类传染病对待;2、艾滋病降级乙类管理,但仍受到“重点关照”(包括将原来丙类传染病中的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调整为乙类传染病,将原来乙类传染病中的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调整为丙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背景: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结构异常的超声诊断受范围限制影像学检查缺乏整体观,而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直观、准确显示整体的优势。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结构异常图像质量与伪影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先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3例,按5级评分法分析术前心脏CT图像质量,比较CT、超声心动图及手术结果。 结果与结论:①大于6岁年龄组CT图像质量优于小于6岁年龄组,有心电门控模式的图像优于无心电门控模式。②23例心外结构异常共41处,三维螺旋CT、超声心动图及二者联合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7.56%,72.97%及100%,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说明螺旋CT诊断范围较超声心动图广,心外血管结构异常诊断准确率高,二者结合效果更好。容积再现成像较多平面成像能更准确显示心外结构异常(P < 0.01);最小密度投影成像仅适用于气管支气管结构异常诊断,表明不同的螺旋CT后三维处理成像技术对不同种类先天性心脏病心外结构异常有不同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双开门椎管成形术后脊髓肿胀与髓内二乙三胺五乙酸钆络合物(Gd-DTPA)增强MRI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的14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术前有无髓内Gd-DTPA增强分为增强组和非增强组.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脊髓肿胀的发病率及术后1年肿胀的变化、脊髓T2WI高信号区的形态、术后1年JOA颈椎病评分及恢复率.结果 增强组术后1个月的脊髓肿胀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增强组(P<0.05);增强组术后1年的脊髓肿胀恢复率低于非增强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增强组脊髓肿胀、无脊髓肿胀患者的术后JOA评分均显著低于非增强组脊髓肿胀、无脊髓肿胀患者(P<0.05);术后增强组、非增强组脊髓肿胀患者的JOA评分和恢复率均显著低于增强组、非增强组的无脊髓肿胀者(P<0.05).脊髓肿胀患者以弥漫为主要表现,非脊髓肿胀患者以蛇眼型为主要表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d-DTPA增强是影响术后JOA恢复率的风险因素(P<0.05),脊髓肿胀不影响术后JOA恢复率(P>0.05).结论 髓内Gd-DTPA增强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双开门椎管成形术后脊髓肿胀和预后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6.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54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使用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54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52例临床症状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均得以改善,并顺利脱机;1例因严重感染昏迷,改为有创通气;1例因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死亡。认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有效和安全的,合理护理是成功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颌下腺导管癌的CT影像特征,提高颌下腺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颌下腺导管癌的CT征象并复习文献。结果 CT特征为颌下腺区平扫不规则低密度肿块,增强动脉期肿块为明显不均匀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3例散在点状钙化。颈部淋巴结转移7例。结论 CT对颌下腺导管癌的诊断及术前分期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64-MSCT)成像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CHD)心内结构异常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23例CHD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5分评分法分析术前心脏CT图像质量,比较CT与超声心动图(ECHO)及手术结果。结果(1)>6岁年龄组的CT图像质量优于≤6岁年龄组。(2)23例CHD心内结构异常共62处,MSCT、ECHO及两者联合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0.82%、95.28%及98.38%,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多平面重组(MPR)多方位成像是诊断心内结构异常的主要技术。结论了解64-MSCT对CHD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对CHD心内结构异常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