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注配合手法及中药热敷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穴注配合手法及中药热敷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穴注疗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无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穴注配合手法及中药热敷治疗肩周炎集局部消炎、解痉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温经散寒、行气活血于一体,痊愈率高于单纯穴注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不对称应力作用下腰椎小关节退变在退行性腰椎侧凸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36只新西兰白兔被随 机分为椎间盘退变组(A组),小关节退变组(B组),椎间盘及小关节退变组(C组),12只/组。A组通过穿刺抽吸髓核组织产生椎 间盘退变,B组通过切除左侧小关节囊造成小关节退变,C组同时接受A组和B组的处理。分别对三组的L3/4、L4/5、L5/6左侧 小关节加载拉簧,分别于术后3月、6月拍正侧位片测量腰椎侧凸Cobb角,术后6月取腰椎小关节,采用番红O-快绿染色,进行 Mankin评分判断软骨退变程度。结果不同组间腰椎侧凸Cobb角有显著性差异(F=24.865,P=0.000)。组内比较,各组6月时 Cobb角较3月时更大(均P<0.05);同一时间点,C组较A、B组Cobb角更大(均P<0.05),但A、B组间Cobb角无显著性差异(均 P>0.05)。不同组间小关节软骨退变程度Mankin评分有显著性差异(F=22.009,P=0.000),C组较A、B组小关节软骨退变严重 (P<0.05),B组较A组小关节软骨退变严重(P<0.05)。结论腰椎小关节退变是退行性腰椎侧凸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椎间盘、 腰椎小关节不同程度的退变可导致腰椎发生侧凸,腰椎侧凸又会加重椎间盘、小关节退变和受力的不对称,形成恶性循环,从而 导致腰椎侧凸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8年8月至2009年6月,我院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drainage,VSD)加清创再植术治疗14例手指毁损性离断伤,术后疗效满意. 1.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18~55岁,平均33.2岁.致伤原因:机器压伤,其中手指皮肤挤压伤7例,手指皮肤缺损、完全性离断伤3例,手指皮肤缺损合并骨折(不完全性离断伤),合并手指皮肤套脱伤4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髌骨针与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髌骨针治疗组和可吸收钉治疗组各40例。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疗效,记录屈膝90°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结果:80例均获得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髌骨针组优良率97.5%;可吸收钉组优良率95.0%。两种方法在骨折愈合时间及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但在屈膝达90°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髌骨骨折均可获得骨性愈合,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与可吸收钉相比,髌骨针符合张力带原则,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我院采用的腰椎间盘开窗配合牵引、按摩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临床诊断为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对其进行腰椎间盘开窗配合牵引、按摩治疗。结果:采用此方法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患者中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5%。结论:采用腰椎间盘开窗配合牵引、按摩方法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医用臭氧对实验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的病理变化影响,以评估对正常软骨、滑膜组织的氧化应激程度.方法 32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各10只随机选择一侧膝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气体.A组为浓度10 mg/L,B组为30 mg/L,C组浓度为50 mg/L,D组浓度为80 mg/L,4组分别注射1ml气体.注射医用臭氧后2d、2周、4周后分别对膝关节软骨、滑膜取活组织行病理学光镜检查,对侧膝关节软骨取活组织作空白对照组.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病理光镜下显示,关节内注射10 mg/L医用臭氧2d、2周、4周后软骨、滑膜组织未见明显异常.50 mg/L浓度的医用臭氧对软骨、滑膜的氧化作用比30mg/L的稍强,80 mg/L浓度的医用臭氧氧化作用要强许多,软骨在注射80 mg/L浓度的医用臭氧后2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并且4周后软骨出现组织结构破坏.结论 当医用臭氧浓度达到50 mg/L以上时,开始对软骨、滑膜细胞产生损伤,80 mg/L浓度的医用臭氧出现组织结构破坏.提示在临床应用中30 mg/L的医用臭氧浓度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2008年8月至2009年6月,我院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drainage,VSD)加清创再植术治疗14例手指毁损性离断伤,术后疗效满意. 1.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18~55岁,平均33.2岁.致伤原因:机器压伤,其中手指皮肤挤压伤7例,手指皮肤缺损、完全性离断伤3例,手指皮肤缺损合并骨折(不完全性离断伤),合并手指皮肤套脱伤4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X线检查在诊断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骨关节创伤诊断的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应用X线进行正位、反位拍摄,对不能明确病症的患者补充进行内外翻位片的拍摄。进一步确定患者的具体病症,并进行数据收集。结果患者进行X线的拍摄能够辅助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X线平片不能直接显示软组织改变,需在MRI的辅助下进行。结论人们通常只注意骨折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忽略不明显骨折时造成的创伤软组织改变,X线的应用使患者重视对创伤软组织改变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2008年8月至2009年6月,我院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drainage,VSD)加清创再植术治疗14例手指毁损性离断伤,术后疗效满意. 1.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18~55岁,平均33.2岁.致伤原因:机器压伤,其中手指皮肤挤压伤7例,手指皮肤缺损、完全性离断伤3例,手指皮肤缺损合并骨折(不完全性离断伤),合并手指皮肤套脱伤4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张力带固定横行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及稳定性。方法在12具新鲜膝关节标本上制作横行髌骨骨折模型,分别用可吸收螺钉联合张力带(polydloxanone suture,PDS)(A组)、AO张力带(B组)固定,牵拉股四头肌肌腱,使其从屈曲90°至完全伸直,反复加载后测试髌骨骨折端的位移。结果无论膝关节是处于屈曲位,还是伸直位,除第1次加载,A组骨折端位移较B组大(P0.05);两组随着循环加载次数的增加,骨折端位移逐渐增加(P0.05)。A组均在加载1 200次左右固定失败(即位移大于3 mm)。结论可吸收内植物固定横行髌骨骨折无需二次手术,但是其稳定性显著低于克氏针张力带法,需要外固定支具辅助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