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滋水泄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滋水泄浊汤,对照组30例为基础治疗,治疗1个月。观察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和血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25/30例)及60.0%(12/3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水泄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一般情况较差,完成正规化疗疗程有一定难度。2002-12~2006-09我们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对照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60例,并作生活质量、毒副反应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经影像学或病理细胞学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肺癌15例,胃癌22例,食管癌5例,结肠、直肠癌10例,膀胱癌6例,宫颈癌2例。年龄22~71岁,平均49.3岁。所有入组者均符合下列条件:患者预期生存3个月以上;血常规、肝功、肾功及心电均正常;卡氏评分大于40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组(治疗组)30例,单纯化疗组(对…  相似文献   
3.
门脉高压性胃病是肝硬化晚期的常见并发症,其产生机理是胃粘膜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及粘膜水肿 ,只有在胃镜下才能作出诊断。作者对1998年4月~2001年7月在我院作胃镜检查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门脉高压胃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 ,现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及诊断标准(1)门脉高压组 :8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 ,其中男65例 ,女20例。年龄29~75岁 ,平均52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45例 ,酒精性肝硬化36例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例 ,均为临床、实验室、B超或CT检查诊断。门脉高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47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纳入观察的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接受DMARDs治疗,观察组同时口服中药自拟解痹汤,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CR20及ACR50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ESR、RF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优异,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痿证,又称"痿辟",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四妙汤加味治疗湿热型痿证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乙双吗啉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江苏省血液研究所胡美兰,顾月珠,邵景章乙双吗啉治疗根屑病可引起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屡有报道,但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却很少,近期我们见到1例,可能系服乙双吗啉诱发,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2岁.畏寒、发热10多天,鼻衄,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颈椎病预防治疗药枕(颈舒枕)配合颈舒汤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颈舒枕配合颈舒汤治疗,对照组用颈复康颗粒治疗,均于2个月后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舒枕配合颈舒汤治疗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描述性分析河南省1984~2003年期间的胃癌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从河南省癌症及生命统计中心数据库中抽取1984~2003年期间死于胃癌的全部记录,分性别按5岁年龄组及5年一个时期分组,并与相应的人口数据连接.计算年龄别死亡率、世界人口及中国人口年龄调整死亡率,绘制年龄-时期和年龄-队列的胃癌死亡率曲线图,运用对数线性模型中的负二项同归进行年龄-时期-队列分析.[结果] 1984~2003年20年间河南省1/10人口居民中死于胃癌总数为52 565人,年均粗死亡率为29.47/10万.1984~1988年的男性年均世界人口年龄调整死亡率为56.53/10万,1999~2003年下降为45.43/10万;女性相应的年龄调整死亡率由26.42/10万下降到22.00/10万.年龄-趋势模型估计趋势参数显示:男、女性胃癌死亡率年下降率分别为1.56%和1.19%.年龄-趋势模型对观察数据提供较合理的拟合(P>0.05),男女性别的非线性队列效应均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非线性时期效应则无统计学意义(P>0.4).[结论]河南省居民胃癌死亡率已呈下降趋势,队列效应在其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