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德尔菲法建立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对22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咨询,确定指标及权重。得到一个以"病例考核""辅助检查判读""操作考核""病历书写"为一级指标的体系,其中包括二级指标10个。该指标体系较为科学,可操作性强,可为临床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小蜡树叶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鉴定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法。结果:小蜡树叶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方面具明显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对小蜡树叶有鉴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某院ICU救治的重症肺炎患者22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ERAS组实施加速康复治疗方案。结果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天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天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ERAS组患者死亡率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利于重症肺炎患者快速康复,促进了多学科协作,优化了临床路径管理,提升了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和完善瑶药葫芦钻的质量标准。方法:依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相关方法,对葫芦钻药材进行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鉴别,对水分、总灰分、浸出物进行检查。结果:确定了葫芦钻药材的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的特征;水分拟订为不超过15.00%,总灰分限度≤15.0%;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6.0%。结论:研究结果可作为制定和完善葫芦钻药材质量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1植物名称湿唇兰[Hygrochilus parishii(Rchb.f.)Pfitz.]。2材料类别湿唇兰的成熟种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蜡树叶中槲皮素与山奈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色谱柱为Ultimate C18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4%磷酸溶液(55∶45)为流动相,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360 nm.结果:小蜡树叶中槲皮素与山奈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8 ~0.525 μg和0.203 ~0.712 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0%,107.6%(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结果稳定,重复性好,为评价小蜡树叶的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两面针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 DC.的干燥根.功能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1].是广西大宗主产药材之一,广泛应用于中医处方、中成药及精细化工产品中.近年来每年需求量高达2 000吨.使用两面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拟草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拟草果果实中的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出43个峰,分析鉴定了其中的36种成分,其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有癸醛(20.96%)、乙酸辛酯(12.67%)、乙酸癸酯(9.95%)、癸酸(5.36%)、癸醇(4.36%)和2-癸烯醛(4.32%)。结论:首次从拟草果果实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36种成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广西产红草果与白草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草果和白草果果实中的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红草果共分离出56个峰,分析鉴定了其中的47种成分;白草果共分离出43个峰,分析鉴定了其中的36种成分,两者共有20个相同的已知组分。结论红草果与白草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