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和舒血宁对急性脑梗塞痰瘀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塞痰瘀证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给予奥扎格雷注射液,治疗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给予奥扎格雷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持续14天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PdO.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于治疗急性脑梗塞痰瘀证患者的较好疗效可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中风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52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取穴针刺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开窍针刺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上、下肢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并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早期中风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4.
我科自 1 998年至 1 999年采用朱式小针刀治疗慢性臀中肌损伤 2 5例 ,疗效甚佳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 5例中 ,男 9例 ,女 1 6例 ;年龄 2 2~ 64岁 ;病程 2 0d~ 3a;单纯型 (臀中肌本身受损 ,并未波及其它软组织 ,只在臀中肌附丽区有痛点和压痛 ,梨状肌无压痛 ,多不引起牵涉性疼痛 ;痛点局限明确 ,下肢或有轻微疼痛、麻木感 ;患侧下肢抗阻力外展 ,引起痛点处疼痛加剧 ) 2 0例 ,臀梨综合型 (臀中肌本身、梨状肌体表投影区均有疼痛和压痛 ,痛点范围大而不清 ;做梨状肌牵拉试验及下肢抗阻力外展均引起痛区加剧 ;严重者下肢行走、站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配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7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0例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结合医院实际给予患者使用芍药甘草汤配合康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果本组50例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经过芍药甘草汤配合康复治疗之后的PRI-T、PRI-S、PRI-A以及NWC四项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四项指标(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芍药甘草汤配合康复治疗是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胡爱娥 《河北中医》2007,29(4):337-337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网球运动员、砖工、瓦工、木工、洗衣工。中医传统的针灸疗法、推拿疗法、中药外敷以及西医的局部封闭疗法,对该病都有一定的疗效,但疗程长,容易反复,而且某些顽固病例,很难用非手术方法见效。2004-03—2006-03,笔者采用小  相似文献   
7.
针刺放血治疗小儿外感发热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外感发热症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其病来势急,易变生他病,目前多应用抗生素等西药治疗,疗效不甚理想,且反复应用抗生素易产生一些药源性疾病,影响小儿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CQI)对缩短导尿管使用天数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康复科2017年留置导尿管患者60例以及2016年留置导尿管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全部的临床资料,对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2017年导尿管使用天数进行观察。结果:2017年全年患者的尿管使用总天数为(520±3)d,明显低于2016年全年的(784±2)d;尿管使用率为5.39%明显低于2016年全年的9.47%;尿管人均使用天数为(8.54±0.17)d,明显低于2016年全年的(15.33±2.68)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进行清洁导尿38例,简易膀胱测压25例,帮助患者早日脱管35例。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对缩短导尿管使用天数的控制效果非常显著,通过缩短导尿管使用天数减少相关尿路感染发生,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固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亏虚证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肾间质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固肾方,每次150 mL,每日2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Ⅳ型胶原(CⅣ)、血肌酐(S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为75.56%(34/4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IL-6、TNF-α、MDA、CⅣ、SCr、BUN、β2-MG水平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治疗后CTGF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IL-6、TNF-α、MDA、CTGF、CⅣ、SCr、BUN、β2-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67%(3/45),对照组为25.00%(11/4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固肾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亏虚证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减缓肾间质纤维化进程,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在免疫科中,风湿病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风湿病发病缓慢,不容易被察觉,病程较长,且大多是遗传原因导致的。如果早期不对其进行及时治疗,该疾病难以痊愈。在最近几年来,中医扶阳理论在风湿病治疗中应用得比较广泛,应用该方式治疗效果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扶阳理论在中医风湿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为风湿病治疗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