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至2013年,我们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20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归脾汤加减治疗失眠症32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用归脾汤加减,对照组32例用艾司唑仑、谷维素。结果:治疗组痊愈率59.4%,总有效率93.8%,对照组痊愈率37.5%、总有效率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α-香附酮的分离及其解热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香附有效成分α-香附酮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通过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核磁共振等手段进行结构解析,确定中药香附中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为α-香附酮。再采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法实验,考察α-香附酮的药效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α-香附酮能降低内毒素致家兔发热的体温(P<0.05),对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P<0.05),但是对热板法所致的小鼠痛阈反应时间无明显作用(P>0.05)。结论α-香附酮是香附发挥解热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α-香附酮可能通过外周机制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再出血是患者主要死因之一.为减少SAH后再出血的发生率,我们对1996~1999年43例SAH后再出血患者再出血诱发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梗死肢体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成3组各40例,醒法组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星法组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醒法加星法组两种疗法结合治疗。结果:3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醒法加星法组NIHSS评分明显更低于其余两组(P0.05)。3组MBI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醒法加星法组评分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肌力改善醒法加星法组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梗死肢体偏瘫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配合雷火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火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H-B)、面部残疾躯体功能(FDIP)及社会生活功能(FDIS)进行评分,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判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 68%,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显著降低(P0. 05),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患者FDIP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 05),H-B评分、FDI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FDIP、FDIS、H-B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配合雷火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8.
桂枝加黄芪五味饮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小叶增生3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2006年4月期间,笔者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小叶增生3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30例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55岁、平均32岁,病程1~12年。均经彩色B超检查及妇产科诊断为乳腺小叶增生。2治疗方法中药外敷:自拟小叶增生膏。大黄20g,芒硝20g,浙贝母30g,细辛  相似文献   
10.
“变证”是指疾病由简单变复杂,由轻变重的证候变化,可由疾病发展引起,也可由误治所致。治疗“变证”,尤须仔细辨证,真正做到“审证求因,治病求本”。病例:周某,女,69岁。2005年6月9日初诊。8天前开始全身浮肿,按之凹陷,头昏乏力,胸闷泛恶,纳差便溏,小便不利。体温37.2℃,血压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