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白细胞介素-27(IL-27)及结核杆菌抗体免疫球蛋白G(TB-Ab-IgG)在血性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在黄冈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02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腔积液病因及性状分为血性癌性胸腔积液患者36例(癌性组)、血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32例(结核性组)和非血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34例(非结核性组)。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血清ADA、IL-27及TB-Ab-IgG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A、IL-27及TB-Ab-IgG诊断血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结核性组血清ADA、IL-27水平及TB-Ab-IgG阳性率高于癌性组和非结核性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DA、IL-27、TB-Ab-IgG及3者联合检测诊断血性结核性胸膜胸腔积液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0.842、0.867和0.926,敏感性分别为91.4%(95% CI:0.555,0.832)、79.8%(95% CI:0.451,0.612)、85.7%(95% CI:0.712,0.931)和96.8%(95% CI:0.787,0.988),特异性分别为93.7%(95% CI:0.631,0.947)、83.6%(95% CI:0.833,0.964)、88.6%(95% CI:0.787,0.998)和94.3%(95% CI:0.834,0.999)。ADA、IL-27、TB-Ab-IgG 3者联合检测优于单独检测。结论?ADA、IL-27、TB-Ab-IgG 3者联合检测诊断血性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的临床 价值。  相似文献   
2.
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生活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多枚AO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3种不同方法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后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2002年收治的60岁以上获随访患者106例,其中34例为AO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3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和37例全髋人工关节治疗。用Harris评分法评定手术侧髋关节的疼痛、活动度和运动情况。采用欧洲生活质量评分EQ-5D评分体系评定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评分评价1年和6年时3组间疼痛、日常生活功能等项差异。结果:术后1年日常生活及关节功能方面,人工股骨头组(B组)和全髋人工关节关节置换组(C组)优于内固定组(A组),术后6年时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2者均较C组差。结论:与骨折内固定相比,对于手术前健康状况良好的伴有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健康生活质量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综合措施防治骨折后期肘关节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防治骨折后期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31例骨折后期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3~8周,结合中药熏蒸、CPM、推拿针灸治疗。结果:经过1~8周治疗,31例患者中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8%。结论: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及推拿针灸,可以显著降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减轻后遗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酒制处理对川牛膝药材成分谱的影响,提高川牛膝酒制品的质量控制水平。方法:取川牛膝酒制前后的样品,经研磨、提取、离心、干燥后,采用甲氧胺盐试剂和三氟乙酰胺(BSTFA)试剂衍生化处理,制得分析样品溶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其中的化学成分,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系统聚类分析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样品中共检出646个物质信号,初步鉴定出其中60个成分。川牛膝生品和酒制品可在PCA和PLS-DA得分图及系统聚类树状图上明显区分。经进一步筛选鉴定,脯氨酸、果糖、氧化脯氨酸、硬脂酸、山梨醇、肌醇、蔗糖、异亮氨酸、蜜二糖、丝氨酸、丙氨酸、核糖、4-氨基丁酸、缬氨酸、亚油酸、阿糖尿苷、乙醇胺、棕榈酸、蔗果三糖、木糖20个成分对酒制前后成分谱变化的贡献最大。结论:酒制处理对川牛膝总体成分谱影响显著,基于GC-MS检测联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建立区别川牛膝酒制品与生品的方法,提高川牛膝酒制品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5.
邵武市人民医院姜国峰主任中医师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近40年,向来以治学严谨,临床经验丰富而盛名,精于肝病,脾胃专科,擅以中西结合治疗疑难杂症。姜老师依据综合分析把脂肪肝分为三类: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并依其临床症状、体征等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6.
变温层积过程中华重楼种胚后熟生理生化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观察和测定变温层积处理过程中华重楼种子胚形态发育进程和体内SOD,POD,CAT,MDH,G-6-PDH 5种酶活性的变化,探究华重楼种子从休眠状态到解除休眠状态过程的酶调控机制。结果显示,华重楼种胚在经过40 d左右的暖温层积(18±1)℃之后,进入快速发育阶段,同期种子内在代谢活动显著加强,开始进入生理后熟阶段。在层积第60~80天种子基本完成形态后熟,尔后转入低温层积(4±1)℃后进一步促进了种子生理后熟。MDH和G-6-PDH活性在种子层积第40天后分别发生显著的下降和上升,通过调控种子呼吸代谢途径由三羧酸途径为主转为磷酸戊糖途径为主,促进种子解除休眠。SOD,CAT活性在整个层积过程中没有明显波动,但始终维持一定水平,以保证种子活力。POD活性在进入低温层积阶段后显著上升,可能参与调控了种子休眠解除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临床对结核病表现多样性的认识。方法:通过对1例肺结核患者被误诊为急性风湿热的分析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复习,总结肺结核并发Poncet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特点。结果:该患者以上感样症状起病,出现咳嗽、咽痛、发热、关节痛、心脏损害,酷似急性风湿热,经治疗与复查,最后诊断为肺结核性风湿症。结论:肺结核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医生在诊治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并与风湿性、类风湿性或其他感染性关节炎进行鉴别,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距骨骨软骨瘤病变的临床发病特征及治疗。[方法]对2000~2016年本院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4例距骨骨软骨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0例,女4例。所有病例由临床、影像、病理结合确诊。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发病特征及影像学特点。[结果]14例距骨骨软骨瘤患者发病年龄6~47岁,平均20.86岁。单发11例,多发3例,复发3例,无恶变病例。左足9例,右足6例,发生于距骨内侧9例,外侧2例,前方3例,后方6例,关节内游离体2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局部肿胀,活动受限,行走困难。[结论]距骨骨软骨瘤病变发病率很低,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好发于男性,距骨受累部位内侧多于外侧,后方多于前方。患者症状与肿瘤发病部位有关。距骨骨软骨瘤无症状者可保守治疗。对于有症状者,外科手术切除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活血散对大鼠骨折模型早期骨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8只.采用闭合骨折模型造模,自由落体钝器打击大鼠股骨中段,剔除粉碎性骨折和软组织破损.造模成功后,实验组骨折处外用活血散,分别在10、20、30 d的时间窗,任取大鼠6只,麻醉后采集股动脉血,进行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钙(Ca)、磷(P)含量的检测.再将大鼠脱颈处死后,收集不同时间窗大鼠骨折段标本,做组织病理学检测和X线扫描成像.结果 实验组在20、30 d时,可显著降低骨折模型大鼠全血1 s-1、5 s-1、30 s-1的切变率和血浆黏度;血清ALP、Ca、P含量升高;软骨性骨痂、小梁状骨的产生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活血散局部外用对大鼠骨折模型早期骨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血循环和促进成骨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川牛膝基因组数据提供的基因序列合成特异性引物,利用常规PCR方法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川牛膝Obg C(Gene Bank登录号KU847910)全长cDNA序列,克隆获得2 226 bp全长CoObgC序列,开放阅读框为1 818 bp,编码605个氨基酸序列,预测CoObgC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6.39 k Da,等电点p I 5.35,为稳定蛋白,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以川牛膝actin为内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CoObgC基因在川牛膝根、茎、叶、花4种组织中表达特征,结果显示在叶片中表达丰度最高,其次为根、花、茎;构建p CABIA2300-CoObgC重组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烟草中进行瞬时表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川牛膝CoObgC定位于叶绿体。该研究为进一步解析Obg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开展川牛膝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