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raves病中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Graves病(GD)发病时及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变化。方法:应用ELISA对初发的和应用甲巯咪唑治疗不同阶段(3,6,12,18及24月)的GD患者血清进行TRAb、TPOAb检测。同时,对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素(TSH)进行检测,并对TRAb、TPOAb和甲状腺功能(FT4,FL3,TSH)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32例初发的GD患者血清TRAb检测值中位数为0.86(OD405),阳性率为73.7%(171/232);TPOAb检测值中位数为0.55(0D405),阳性率为28.9%(67/232)。治疗过程中,TRAb水平及阳性率稳步逐渐下降,而TPOAb水平在12个月前逐步上升,TPOAb阳性率也显示了上升趋势,然后逐渐下降。TRAb和TPOAb之间未发现相关性,它们与甲状腺功能之间也未发现相关性。结论:尽管TRAb和TPOAb是GD中的自身抗体,但它们反晦的是不同的免疫异常,而且这种免疫异常独立于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温润化浊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试验组采用益气温润化浊通络法治疗,予以中药消渴通络丸,对照组予以甲钴胺片治疗,观察12周.结果:治疗组对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都有显著改善,且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温润化浊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自制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humanthyroidperox—idase,hTPO)膜外区抗原决定簇热点区基因表达产物,经纯化的融合蛋白谷胱苷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hTPO为抗原包被96孔板建立的检测hTPO抗体(hTPOantibody,hTPOAb)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健康人及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患者治疗不同时期进行临床检测,以了解TPOAb在GD治疗过程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佩兰中药颗粒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大鼠肝脏肌醇必需酶1α(IRE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造模成功的合并脂代谢紊乱的2型糖尿病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佩兰中药组、吡格列酮组,每组9只,另设空白对照组10只。佩兰中药组予佩兰中药颗粒按3 g/(kg·d)灌胃给药,吡格列酮组0.3 mg/(kg·d)灌胃,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持续给药5周,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检测肝脏IRE1α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治疗后,佩兰中药组大鼠的血清TG、T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肝脏IRE1α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佩兰可以提高2型糖病合并脂代谢紊乱大鼠肝脏中IRE1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化浊解毒方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瘦素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将造模成功的胰岛素抵抗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化浊解毒方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6只。化浊解毒方组予化浊解毒颗粒按生药3g/(kg.d)灌胃给药,模型组与空白组灌服生理盐水,连续处理8周。检测不同组别的血糖、胰岛素、血脂及瘦素(leptin)水平,并检测其肝脏组织瘦素mRNA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e index,ISI)。结果:实验组SD大鼠血糖、血脂、低于模型组,实验组SD大鼠血清瘦素、肝脏组织瘦素mRN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SD大鼠(均P<0.01)。实验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0.01)。结论:化浊解毒方能显著减低胰岛素抵抗SD大鼠瘦素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SD大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  相似文献   
7.
微波治疗仪治疗PICC化疗后静脉炎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仪治疗PICC化疗后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PICC化疗后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用微波治疗仪局部照射静脉炎发生部位,对照组采用局部湿热敷静脉炎发生部位;均2次/d,观察2组治疗后24、48、72h的疗效及不同程度静脉炎(Ⅰ、Ⅱ、Ⅲ度静脉炎)治疗后有效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48、72h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Ⅱ、Ⅲ度静脉炎治疗后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PICC化疗后静脉炎疗效显著,对于Ⅱ、Ⅲ度静脉炎患者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方改善脂代谢异常伴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饲料诱导脂代谢异常伴IR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浊解毒方组各8只;化浊解毒方组给予化浊解毒颗粒3g生药/(kg·d),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连续灌胃8周。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中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模型组和化浊解毒方组大鼠肝脏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FBG、FINS、TG、TC、FFA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浊解毒方组FBG、FINS、TG、TC、FFA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化浊解毒方组DGAT2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化浊解毒方可抑制脂代谢异常伴IR大鼠肝脏DGAT2 mRNA表达,可能是其改善脂代谢异常伴IR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以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为基础的RNA 干扰(RNA interfering,RNAi),是指当与内源性mRNA编码区某段序列同源的双链RNA(dsRNA)导入细胞后,该mRNA发生特异性降解,而导致该基因表达的沉寂.是一种dsRNA分子在mRNA水平上关闭相应序列基因的表达或使其沉默的过程,也就是序列特异性的转录后基因沉默。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其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与代谢紊乱、血管损害密切相关,同时神经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