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薤白中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书彪  汪悦  张玉峰  王毅 《中草药》2013,44(9):1078-1081
目的 研究薤白Allii Macrostemonis Bulbus的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薤白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个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5β-螺甾-25(27)-烯-3β,12β-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1)、(25R)-5β-螺甾-3β,12β-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2)、5β-螺甾-25(27)-烯-2β,3β-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3).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薤白皂苷S,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 从原发性高血压(HPN)与慢性心力衰竭(CCF)的双视角,利用Cochrane方法系统评价缬沙坦与卡托普利的疗效,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循证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BM、CNKI、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 2013年 6月。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以及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 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HPN有效性部分纳入13个研究,1 222例患者,CCF有效性部分纳入9个研究,852例患者。与卡托普利比较,缬沙坦治疗HPN和CCF的效果总体上优于卡托普利。在治疗HPN方面,缬沙坦降低收缩压效果优于卡托普利[WMD=-1.88 (95%CI,-3.84~0.08), P=0.05];在治疗CCF方面,缬沙坦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效果优于卡托普利[WMD=-3.15 (95%CI,0.79~5.52), P<0.01]。安全性部分纳入17个研究,合并分析结果显示缬沙坦治疗HPN和CCF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卡托普利[OR=0.23(95%CI,0.16~0.32),P<0.01]。结论:基于现有临床循证医学证据,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与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卡托普利,是临床治疗高血压及慢性心力衰竭较好的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述自动发药系统在门诊药房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系统的改进与优化进行简介。方法:通过在实际应用中提出问题,实时改进,完善自动发药系统。结果:改进后明显缩短了配方距离,减少了配方时间,为用药服务增加了时间。结论:自动发药系统可提高门诊药房工作效率,减少纠纷,使药师得以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薤白Allii Macrostemonis Bulbus的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薤白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个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5β-螺甾-25(27)-烯-3β, 12β-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1)、(25R)-5β-螺甾-3β, 12β-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2)、5β-螺甾-25(27)-烯-2β, 3β-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3)。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薤白皂苷S,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信息技术在我院用药全程化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为医院药学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医院药库、药房、临床用药管理实践中的难题及信息化解决方法,总结实践经验。结果: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引入,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防范用药错误、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提高患者就诊服务质量。结论:实现医院药学管理的信息化,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