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石氏伤科理伤重痰瘀,形成以石氏伤科经验方牛蒡子汤为主的基础方,用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关节骨关节病等各种骨伤科疾患。并在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由于各种暴力所造成的机体损伤,会导致机体的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血瘀凝滞不畅或者血溢于脉外。在临床上常可以见到损伤部位局部组织出血、血肿或有皮下瘀斑。此乃离经之血停滞脉外所致,日久血瘀凝滞,机化形成结块[1]。  相似文献   
3.
石琤 《中医正骨》2014,(12):16-18
目的:观察牛蒡子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要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中药组,每组30例。综合组采用牛蒡子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中药组单纯采用牛蒡子汤加减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从活动痛、静息痛、腰酸膝软及活动受限4个方面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活动痛、静息痛、腰酸膝软及活动受限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640,P=0.522;Z=-1.665,P=0.096;Z=-1.446,P=0.148;Z=-0.238,P=0.812)。治疗4周后,综合组在这4个指标方面的疗效均优于中药组(R综合组=27.62,R中药组=33.28,Z=-1.928,P=0.048;R综合组=27.50,R中药组=33.50,Z=-2.560,P=0.010;R综合组=25.87,R中药组=35.13,Z=2.617,P=0.009;R综合组=25.22,R中药组=35.78,Z=-2.993,P=0.003)。治疗期间,2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牛蒡子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可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患者的腰椎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其疗效优于单纯牛蒡子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4.
石氏伤科的学术理论特色是理伤重痰瘀,临床用药特色是重用山羊血、泽漆为药对,治疗血肿机化、下肢深静脉栓塞、股骨头坏死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在中医伤科临床上活血化瘀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一般伤科疾病多是跌仆、坠堕、撞击、压轧等外来暴力因素所致,以至于血液运行失常、或血流不畅或因血溢于脉外,局部有离经之血停滞而出现瘀血,因此伤科疾患在临床治疗中只要有血瘀之证存在,即可用活血化瘀法治之。石氏伤科应用活血化瘀法的同时十分注重气血关系、体质强弱、有无兼夹等。传统石氏伤科在临床上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同时强调审因论治,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石氏痰瘀通络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组予石氏痰瘀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颈椎病症状体征评分及疼痛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114例,治疗组59例,对照组55例。(2)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53%和72.7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各周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颈椎病症状、体征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各周比较,颈椎病症状、体征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后各周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1周后比较,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4周组间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石氏痰瘀通络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