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应用透明牙技术观察不同性别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口腔正畸患者100例的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100颗),根据患者的性别进行分组,其中男性组56例(56颗);女性组44例(44颗)。分析两组患者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形态分布;应用透明牙技术对牙根根管的形态及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本组100颗离体牙标本中,单根牙55颗,占55.0%;双根牙42颗,占42.0%;三根牙3颗,占3.0%。②男性组单根牙、双根牙以及三根牙分别为18颗、36颗以及2颗,构成比分别为32.14%、64.29%以及3.57%;女性组单根牙、双根牙以及三根牙分别为37颗、6颗以及1颗,构成比分别为84.09%、13.64%以及2.27%,两组牙根形态构成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本组93颗透明牙标本中,Ⅰ型10例,占10.75%,Ⅱ型11例,占11.83%,Ⅲ型6例,占6.45%,Ⅳ型51例,占54.84%,Ⅴ型11例,占11.83%,Ⅵ型4例,占4.30%。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形态呈现多样性;应用透明牙技术以及解剖技术,可对牙根根管形态进行详细地了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的小鼠佐剂性关节炎(AA)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AA模型组(model组)、AA模型+色甘酸钠(CS)组(CS组)和AA模型+肥大细胞缺失组(W-4Bao组)。每组6只小鼠,前3组均为健康雌性C57BL/6小鼠,W-4Bao组为肥大细胞缺乏的KitW-4Bao小鼠。除control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小鼠右后足底皮下注射CFA构建慢性AA疼痛模型;CS组于致炎1 d后开始腹腔注射CS(20 mg/kg),其它各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14 d。分别于致炎第0、1、3、7、10和14天测量小鼠足掌厚度、机械刺激缩爪反应阈值(PWT)和热刺激缩爪反应潜伏期(PWL)。14 d后获取各组小鼠踝关节组织,组织切片进行HE和甲苯胺蓝染色,ELISA法检测踝关节组织中组胺(histamine)、类胰蛋白酶(tryptase)、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浓度。结果:小鼠致炎1 d后,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右后足炎症表现明显,PWT和PWL显著降低(P<0.05),踝关节组织中肥大细胞和脱颗粒肥大细胞数量以及histamine、tryptase、SP和CGRP的浓度显著增加(P<0.05);与model组相比,CS组和W-4Bao组小鼠痛觉过敏减轻,细胞因子与神经肽的释放显著减少(P<0.05)。结论:肥大细胞的活化促进小鼠AA疼痛发生,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神经肽和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蒜素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8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6、47例。观察组采用大蒜素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进行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唾液表皮生长因子(EGF)检测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水平、溃疡疼痛持续时间以及溃疡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唾液表皮生长因子唾液EGF质量浓度(2.86±0.41)ng/m L、(3.85±0.51)ng/m L,血清TNF-α分别为(37.71±5.24)pg/m L、(52.64±11.14)pg/m L,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值D3(82.56±13.47)%、CD4(46.71±5.84)%、CD8(24.41±2.85)%、CD4/CD8(1.83±0.55)%,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值D3(73.75±9.26)%、CD4(32.64±4.14)%、CD8(26.78±2.96)%、CD4/CD8(1.52±0.5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疼痛持续时间和溃疡面愈合时间分别为(3.68±0.95)d、(3.22±0.69)d,观察组疡疼痛持续时间和溃疡面愈合时间分别为(5.78±1.37)d、(5.47±1.61)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为84.7%、97.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促进溃疡处愈合进程,提升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的根管充填材料不断涌现。其中 Vitapex糊剂广泛应用于根管治疗领域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而深受广大医师的欢迎。本人通过收集的临床资料 ,对 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进行了临床观察 ,并与传统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了对比 ,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随机选择门诊患者 2 98例 ,32 4颗牙 ,年龄为 13~ 6 8岁。其中 ,前牙 114颗 ,前磨牙 86颗 ,后牙 12 4颗。选择病例均为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 (15 6颗牙 )和对照组 (16 8颗牙 )。1.2 材料Vitapex根管充填材料 ,由加拿大 Dia Dent公司出品。牙胶尖由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口腔溃疡患儿107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双黄连口服液口服联合康复新液含漱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康复新液含漱治疗,均予连续治疗5 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疼痛指数、溃疡面愈合时间和治愈患儿3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9.47%,对照组6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100% vs 9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疼痛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溃疡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3个月内复发率比较(5.88% vs 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黄连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含漱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表现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PCAT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的增殖、生长、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 200将PCAT1 siRNA转染入OSCC细胞分别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利用CCK-8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OSCC细胞的增殖及生长能力;利用细胞侵袭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检测OSCC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结果:PCAT1在O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和正常口腔细胞黏膜角质细胞相比显著上调(P 0. 05)。转染PCAT1 siRNA可以显著降低PCAT1在Tca8113和TSCCa细胞中的表达(P 0. 05)。PCAT1的低表达可以显著抑制Tca8133和TSCCa细胞的增殖、生长、侵袭及迁移(P 0. 05)。PCAT1在Tca8113和TSCCa细胞中的低表达可以抑制ZEB1、N-cadherin和vimentin的mRNA及蛋白表达,同时增加E-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P 0. 05)。结论:沉默PCAT1能够抑制OSCC细胞的增殖、生长及转移,该作用可能与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是指同一患牙牙髓、牙周组织同时病变,由于牙髓与牙周组织间有大量交通途径(牙本质小管、根尖孔),两者感染与病变可通过上述交通途径相互影响、扩散,最终导致联合病变。加之牙髓、牙周组织生理解剖结构复杂,常规药物治疗无法同时作用于两者,病情易反复发作,临床疗效不甚理想。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用药联合Vitapex糊剂根管注射治疗不仅能避免传统治疗方式弊端,且能有效杀灭致病菌,修复根  相似文献   
8.
王金龄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70-2971
以难以治愈、易致咀嚼吞咽困难为特点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患者无法正常进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由于老年人嚼食槟榔、吸烟时间相对较长及身体功能衰退导致营养缺乏、免疫力等原因,其发病率在老年人群中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2〕。常规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疗法及手术疗法,但有效率不高,且患者易出现耐药及毒副作用〔3〕。本文观察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注射具有活血化瘀解毒作用的丹参注射液治疗OSF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我院口腔科OSF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创伤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3月90例创伤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微波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B2及维生素C等传统方法治疗,观察7 d。从止痛效果和总体疗效两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7 d后,治疗组有效率(95.6%,43/45),与对照组(77.8%,35/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9,P=0.029);疼痛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明显减轻,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波配合康复新液治疗创伤性口腔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