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试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胃炎(CG),收到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胃镜检查的不断普及,诊断该病已不困难,西药治疗多采用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等,近期疗效虽好,但存在复发率高,费用贵、副作用多等不足。笔者根据临床表现不同,结合胃镜检查结果,运用中药分型辨证治疗,收效颇验,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科住院患者全天在院率下降原因及对策,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医院管理及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行制定量表,按便利抽样原则对笔者所在科室2010年10月~2011年10月755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有效问卷706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科患者全天在院率仅为58%。原因主要为病情病种的因素、反感住院环境(包括环境选择权、健康权、安宁权、审美权不能得到满足)、工作压力、家庭照护的需要和调整、医保自付费用比例及其他因素。结论加强人文护理,修正适应新形势下的护理管理思路,改善住院环境,尊重患者及家属环境权及选择权,引起医保决策领导者重视,对于提升住院患者在院率,提高医疗环节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联合五味苦参肠溶胶囊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06月至2020年06月在我院脾胃科门诊治疗的UC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40例,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B组(40例,口服五味苦参肠溶胶囊),C组(40例,联合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及五味苦参肠溶胶囊,服药剂量及方法同前)。3个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改良Mayo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检测3个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 0%(38/40),高于A组的75. 0%(30/40)和B组的70. 0%(28/40)(P <0. 05); A、B、C各组患者治疗后Mayo评分减低(P <0. 05),C组低于A组和B组(P <0. 05); A、B、C各组患者治疗后CD4+高于治疗前(P<0. 05),CD8+低于治疗前(P <0. 05),C组治疗后CD4+水平高于A组和B组(P <0. 05),CD8+水平低于A组和B组(P <0. 05); A、B、C各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8均低于治疗前(P <0. 05),C组低于A组和B组(P <0. 05); 3个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联合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可以改善湿热内蕴型UC患者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提升UC患者免疫功能、有下调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替普瑞酮联合复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 年1 月- 2016 年10 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接受治疗的H.pylori 阴性的CAG 患者180 例。随 机分为A 组60 例,复胃散1 200 mg/ 次,3 次/d ;B 组60 例,替普瑞酮50 mg/ 次,3 次/d,C 组60 例,联 合复胃散及替普瑞酮,3 次/d,服药疗程为6 个月。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胃黏膜组织 病理学改善情况。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结果 A、B、C 组临床症状方面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6.7%(28/60)、 41.7%(25/60)和70.0%(42/60),C 组疗效与A 组和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6)。3 组胃黏膜组织 病理学(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C 组高于A 组和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17)。结论 替普瑞酮联合复胃散治疗CAG 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抚顺地区自发性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①选择2002-09/2005-08抚顺市第二医院神经内外科和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250例,男202例,女48例,年龄37~79岁。脑力劳动105例,有高血压史153例,情绪行为障碍87例,高胆固醇血症5例,冠心病31例,心电图异常者62例,吸烟47例,嗜酒55例,有糖尿病史23例,超重79例。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标准,且经CT或MRI检查证实;均对检查项目知情同意;居住地为抚顺市望花区。②于患者入院后1周内进行一般资料和住院资料及自发性脑出血危险因素调查。高血压史:在发病前至少2次或以上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或舒张压>90mmHg。情绪行为障碍表现为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与统计手册(第四版)抑郁症诊断标准。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6.5mmol/L;糖尿病诊断以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公布为标准;超重定义为体质量指数≥25kg/m2。③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自发性脑出血发病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OR>1为自发性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OR<1为自发性脑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结果:自发性脑出血患者25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力劳动OR=2.568,P=0.000;高血压OR=6.513,P=0.000;情绪行为障碍OR=4.053,P=0.000;心电图异常OR=13.397,P=0.000;糖尿病OR=4.013,P=0.006;超重OR=4.179,P=0.000;以上因素为自发性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高胆固醇血症OR=0.150,P=0.005,为自发性脑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脑力劳动、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情绪行为障碍、心电图异常、超重是抚顺市望花地区人群自发性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消幽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研究表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壶腹炎、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关已成定论。消化性溃疡(PU)是胃酸胃黏膜损害和HP协同损害作用的结果。因而对PU治疗,既要制酸和增强胃黏膜防御功能,又要杀菌,持久而彻底地清除HP,以达到减少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的目的。近年来笔者用消幽汤治疗PU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患者中,31例为门诊患者,37例系住院患者;男44例,女24例;年龄17~70岁,平均438岁。全组病人均经胃镜确诊,并采用1min快速尿素酶法检测幽门螺旋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科住院患者全天在院率下降原因及对策,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医院管理及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行制定量表,按便利抽样原则对笔者所在科室2010年10月~2011年10月755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有效问卷706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科患者全天在院率仅为58%。原因主要为病情病种的因素、反感住院环境(包括环境选择权、健康权、安宁权、审美权不能得到满足)、工作压力、家庭照护的需要和调整、医保自付费用比例及其他因素。结论加强人文护理,修正适应新形势下的护理管理思路,改善住院环境,尊重患者及家属环境权及选择权,引起医保决策领导者重视,对于提升住院患者在院率,提高医疗环节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急性额窦炎尚无特殊疗法 ,笔者应用苍耳子散加味治疗本病 5 0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0例中 ,男 37例 ,女 1 3例 ;1 0~ 2 0岁 6例 ,2 1~ 30岁 30例 ,31~ 40例 9例 ,41岁以上者 5例 ;病程最长 3年余 ,最短 5天。全部病例经X线摄片确诊。2 治疗方法基本方 :苍耳子 1 5g,辛夷花、白芷、薄荷、羌活、川芎各 1 2g,甘草 6g。每日 1剂 ,水煎 3服。热盛者加桑叶、菊花、银花 ;寒盛者加细辛、吴茱萸 ;湿盛者加藿香、苍术。3 治疗结果本组 5 0例中 ,服药最多者 1 2剂 ,最少者3剂 ,平均 6剂。结果 42例治愈 (临床症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