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胆胃舒治疗 10 0例胆囊炎并浅表性胃炎患者 ,中医症状疗效 ,治愈 76例 ,显效 14例 ,有效 5例 ,总有效率为 95 % ,见效快 ,疗程短 ,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退黄散畜鼻治疗黄疸性肝炎的一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黄疸性肝炎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应用甘利欣、苦黄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加用退黄散畜鼻,疗程28天,观察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4.0%,对照组治愈率为5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退黄散畜鼻治疗黄疸性肝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医"久病及肾"、"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的学术思想,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程演变,提出治疗肝病不止实脾,实脾的同时也当滋肾,因而从肾论治肝病亦应成为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M)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在西方(美国)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最主要原因,约占38%,我国由DN造成的ESRD亦逐年上升。我们对32例2型糖尿病DN患者在饮食、  相似文献   
5.
"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理论出自《素问》,详细说明了魄门与五脏之间的关系,是后世研究魄门与五脏关系的理论基础:魄门开阖功能的表达受五脏气机升降的影响,反之亦然。我的导师王科先教授在几十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魄门与五脏之间的互相影响离不开人体气机升降规律的制约,在这一规律下,"魄门亦为五脏使"理论与"脾居中央灌四旁"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即魄门与心、肝、肺、肾四脏之间的互相制约影响是通过脾胃这一气机升降枢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西医认为急性胆囊炎是由细菌感染、浓缩的胆汁或流入胆囊的胰液的化学刺激所引起的胆囊炎症性疾病.中医属胁痛范畴,病变主要在肝胆,根据肝与胆相表里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影响发病的特点,笔者用半夏泻心汤茵陈蒿汤治疗急性胆囊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三草祛黄汤联合退黄药灸治疗黄疸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黄疸性肝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三草祛黄汤,外用退黄药灸灸神阙穴;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苦黄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都是30天为1个疗程,观察黄疸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退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退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三草祛黄汤联合退黄药灸治疗黄疸性肝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解表祛风止痒颗粒联合骨化三醇治疗透析患者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76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SAS软件由计算机产生随机排列表的方法进行随机化分组,每组88例;两组的血液透析方案一致,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解表祛风止痒颗粒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比较两组的瘙痒症状变化、甲状旁腺素(PTH)、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钙磷乘积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瘙痒评分为(3.12±0.76)分,低于对照组的(5.21±0.87)分,PTH为(164.31±45.43)ng/L,低于对照组的(220.47±64.32)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912、-6.690,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钙磷乘积为(3.65±0.58),低于对照组的(4.13±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5,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解表祛风止痒颗粒联合骨化三醇能够显著改善透析患者瘙痒症的症状,降低PTH和钙磷乘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 1990年以来 ,用自制愈斑液治疗花斑癣 80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6 0例患者均选自门诊病例 ,其中男 132例 ,女 2 8例 ;年龄 15岁~ 36岁 ;发于颈部 82例 ,腹部 2 1例 ,胸背部 5 7例 ;病程最长者 10浕 ,最短者 3个月 ;全部病人做真菌学检查均为阳性 ,并具以下特征 :初起为粟粒至黄豆大小淡黄色斑点 ,多在毛囊周围 ,表面光滑或微带光泽 ,随时间的推移 ,斑点渐次增大或融合成大片白斑 ,一般无自觉症状 ,偶有轻微痒感。 16 0例病人按初诊顺序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 80例 ,外用愈斑液治疗 ;对照组 80例 ,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