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β-磷酸三钙(ADSCs/β-TCP)组织工程骨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在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7只,采用随机对照动物实验,随机分为3组,每组9只,培养家兔自体ADSCs,制备自体PRF。在每只兔子的双侧下颌骨制备下颌骨缺损模型。A组:将单纯的β-磷酸三钙(β-TCP)植入双侧下颌骨缺损区,B组:将ADSCs/β-TCP植入双侧下颌骨缺损区,C组:将ADSCs/β-TCP与PRF植入双侧下颌骨缺损区。分别于术后2、4、8周分别处死9只大白兔,并通过大体观察、X线片、以及组织切片观察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C组在2、4、8周3个时间点的成骨情况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1)。A组与B组之间的成骨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DSCs/β-TCP复合物与PRF联合应用可促进下颌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对成骨细胞(MC3T3-E1 Subclone 14)矿化及焦磷酸合成酶(ENPP1)、跨膜蛋白(ANK)和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NAP)表达的影响,探讨生长因子影响细胞矿化的机制。方法:将MC3T3-E1 Subclone 14细胞分成3组:成骨细胞诱导液(OS)成骨诱导培养组(对照组),OS与rhBMP-2培养组(rhBMP-2组),OS与FGF-2培养组(FGF-2组)。培养12 d后进行ALP活性检测及茜素红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矿化相关基因ENPP1、ANK和TNAP表达的差异。结果:rhBMP-2组ALP活性以及钙化结节明显高于对照组,ENPP1、ANK和TNAP均高表达;FGF-2组ALP活性以及钙化结节明显低于对照组,ENPP1和ANK呈高表达,TNAP低表达。结论:rhBMP-2和FGF-2通过调节ENPP1、ANK和TNAP的表达变化来影响骨的矿化。  相似文献   
4.
马晓勇  王明国 《河北中医》2002,24(2):136-136
98~ 2 0 0 1年 ,我们采用益气化瘀利水法治疗肝硬变腹水 2 1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1 4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42岁 ;肝炎性肝硬变1 5例 ,酒精性肝硬变 5例 ,不明原因 1例 ;均伴有腹水 ,伴脾大 1 8例 ,伴贫血 2 0例。1 .2 诊断标准 根据《内科诊断学》[1 ] 确定诊断标准。具有肝功能减退及门脉高压症状 ,X线腹平片示大量腹水 ,B超示肝硬变 ,肝功能检验明显异常即可诊断。1 .3 治疗方法 均采用益气化瘀利水法治疗。药物组成 :黄芪 60g ,党参 30g,白术 1 5g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26例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大多有典型的腹部外伤、腹部轻度疼痛、腹痛缓解、腹痛加重、失血性休克等临床特点,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术前明确诊断,均经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延迟性脾破裂临床不多见,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治疗方法以脾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兔BMSCs,取第三代细胞进行干细胞鉴定,收集同一只兔耳缘静脉血离心制备PRF,将PRF与BMSCs置于Transwell小室中共培养并进行成骨分化。实验分组:A组为单纯BMSCs对照组;B组为PRF与BMSCs共培养组;C组为加入DKK1的PRF与BMSCs共培养组;D组为加入Wnt3a的PRF与BMSCs共培养组。茜素红染色观察各组钙结节形成情况,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各组ALP活性,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成骨成脂相关基因Runx2、OCN、PPARγ2及LPL的m RNA表达,同时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因子Cyclin D1及β-catenin的m RNA表达。结果:流式细术检测结果显示,原代培养的BMSCs符合间充质干细胞鉴定标准。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B组和D组的钙结节数量明显多于A组和C组,A组和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B组与D组的ALP活性较A组和C组明显增加(P<0.05),且两组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q RTPCR结果显示B组与D组中的成骨分化标志基因Runx2、OCN的m RNA表达,较A组和C组显著增加(P<0.05),而成脂分化标志基因PPARγ2、LPL的m 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此外,B组和D组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因子Cyclin D1及β-catenin的m RNA表达较A组和C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PRF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BMSCs成骨分化而抑制其成脂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对分化不同阶段的成骨细胞(MC3T3-E1)矿化基因 ENPP1,ANK 和 TNAP 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探讨 FGF2对成骨细胞矿化的机制.方法构建不同分化阶段的 MC3T3-E1细胞,诱导前为未分化阶段,矿化诱导后为分化阶段.50μg/L FGF2分别作用于未分化和分化阶段的 MC3T3-E1细胞,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表达情况,用茜素红染色法观察 MC3T3-E1细胞矿化结节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 RT-PCR 检测细胞矿化基因 ENPP1,ANK 和 TNAP 表达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茜素红染色显示 FGF2抑制 MC3T3-E1细胞的矿化. FGF2作用于未分化的 MC3T3-E1细胞,ENPP1,ANK 基因表达明显上调,TNAP 基因表达明显下调;而 FGF2作用于分化的 MC3T3-E1细胞后基因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体外细胞研究显示,FGF2可能是通过调节焦磷酸盐加工因子 ENPP1,ANK,TNAP 基因表达的变化来抑制 MC3T3-E1细胞的矿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及所含三因子TGF-β1、PDGF-AB、 VEGF对培养的大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ADSCs)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无菌切除SD大鼠腹股沟处的白色脂肪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SD大鼠ADSCs,多向诱导分化法鉴定ADSCs,一次离心法提取制备PRF膜。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迁移相关因子MT1-MMP和MMP-2 mRNA 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ranswell实验显示,PRF组的迁移细胞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和 抑制剂组(P<0.05);不同浓度的TGFβ1、PDGF-AB、VEGF组的组内迁移细胞数的差异显著(P﹤0.05)。经PCR检测,PRF组细胞基因MMP2和MT1-MMP较对照组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TGF-β1、 PDGF-AB和 VEGF的细胞基因MMP2和MT1-MMP较对照组表达均上调,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PRF促进了ADSCs的迁移,PRF所分泌的三因子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ADSCs的迁移,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迁移能力的增加可能与MT1-MMP和MMP-2 mRNA的上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近来研究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各种炎症中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发挥了明显作用。目的:测定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患者龈沟液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水平,探讨高速泳动族蛋白B1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种植体(n=39)、轻度种植体周围黏膜炎(n=24)和中度种植体周围黏膜炎(n=16)患者,测定种植体周围龈沟液量、龈沟液中高速泳动族蛋白B1总量及浓度;同时检测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和松动度。结果与结论:轻度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组龈沟液量、高迁移率族蛋白B1总量和浓度高于健康种植体组(P < 0.01),但低于中度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组(P < 0.01)。牙龈指数与龈沟液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 < 0.01),牙龈指数、菌斑指数与高迁移率族蛋白B1总量及浓度存在正相关关系(P < 0.01),探诊深度、松动度与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及总量间无明显相关性(P > 0.05)。表明种植体周围龈沟液量及龈沟液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病变程度有关,检测龈沟液中高速泳动族蛋白B1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在兔下颌骨牵张成骨(DO)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新西兰大白兔40只分为牵张组与骨折对照组,每组20只,牵张组行两侧下颌骨切开术,经7?d间歇期后以0.5mm/12h的速度牵张,7d后固定,骨折对照组不牵张,分别于术后第1、2、3、5、7周末各处死4只动物。采用HE染色和原位杂交进行组织学分析并检测HGF的表达。结果 HGFmRNA在术后1周开始出现少量表达,位于牵张间隙内炎性细胞的细胞浆,术后3周时阳性表达强度达到峰值,牵张组与骨折对照组之间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周时基本检测不到目的基因的阳性表达,牵张组与骨折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O过程中HGFmRNA在机体内出现阳性表达,且牵张力可促进该因子的阳性表达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