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初,垦利县西宋卫生院准备调西张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王培杰到当地大三合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任站长。  相似文献   
2.
四个雷丸菌株的培养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基质的培养比较,雷丸菌株间在生成速度、形成菌核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经间隔支逆向介入治疗术导丝通过失败的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治疗中心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为CTO病变,并且接受经间隔支逆向PCI患者167例,以手术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138例,失败组29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与...  相似文献   
4.
灵芝担孢子散发规律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北京地区栽培灵芝在5至11月份的产孢子粉动态以及单株灵芝的产粉情况,试验了在培养基中添加营养物质来提高产粉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Watchman左心耳封堵术(LAAC)与口服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卒中预防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LAAC治疗的30例NVAF患者作为LAAC治疗组,及同期接受利伐沙班治疗的30例NVAF患者作为利伐沙班治疗组。两组患者均在出院后第1、3、6、9、12个月及之后每半年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随访截止至2019年3月31日。 结果 两组NVAF患者随访结果显示:LAAC治疗组无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及系统性栓塞事件发生,利伐沙班治疗组有2例缺血性卒中,2例系统性栓塞,1例出血性卒中发生,虽然两组各单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但LAAC治疗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利伐沙班治疗组患者(P < 0.05)。LAAC治疗组未发生颅内出血、栓塞及临床相关卒中事件,无消化道出血;利伐沙班治疗组有1例患者发生颅内出血,2例发生栓塞,无消化道出血,3例发生临床相关卒中;两组各单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LAAC治疗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利伐沙班治疗组(P < 0.05)。LAAC治疗组患者均成功植入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术后出现9例残余分流,无严重残余分流( > 5 mm)现象;患者均未出现器械移位和器械血栓形成事件。 结论 NVAF患者使用Watchman LAAC治疗在卒中预防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口服利伐沙班治疗。  相似文献   
6.
7.
蛹草菌[Cordyceps militaris(L.)Winter]是虫草属中一种常见的真菌,多寄生于夜蛾科(Noctuidae)某些昆虫蛹上。国外报导从蛹草菌培养物中分离得到蛹草菌素(Cordycepin)具有一定抗癌活性。国内过去曾在吉林省士门岑一带发现过。作者等1977年于北京附近房山县上方山采到数枚标本。(见图1)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对比达比加群、华法林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LVT)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20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住院且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华法林组和达比加群组,观察各组患者卒中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凝血功能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肝功能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栓消失时间、治疗期间新发血栓栓塞事件以及出血事件。结果治疗期间,达比加群组较华法林组总栓塞事件发生率较少(3.4%比24.1%,P=0.002),其中脑栓塞(1.7%比15.5%,P=0.0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比加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高于华法林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华法林组比较,达比加群组血栓消失时间更短[(47.00±5.30)天比(69.10±7.90)天,P0.01],两组左心室血栓消失率相比,达比加群组明显多于华法林组(77.6%比39.7%,P=0.032);出血事件发生率达比加群组显著低于华法林组(3.4%比17.2%,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的患者,达比加群治疗较华法林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