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王宏天  樊均明 《华西医学》2006,21(1):185-186
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cell,AS细胞)是指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特定组织中的具有自我更新和一定分化潜能的未成熟细胞,主要作用是参与成体组织的更新和创伤修复。传统观点认为,AS细胞只能分化产生所属组织的有限的细胞类型,称之为AS细胞的多能性(multipotency)。但近年研究发现,As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产生不同组织的细胞,如神经千细胞可转化为血细胞,造血干细胞可转化为神经细胞。在不同研究文献中将成体干细胞这种跨系谱(或跨胚层)分化的潜能,称之为AS细胞的可塑性(plasticity)横向分化(transdifferentiation)。  相似文献   
2.
216例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应用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的使用和退出原因。方法:分析置管方法与血流通畅情况,随访留置导管的使用和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终点。结果:实施深静脉留置长期带涤纶套导管术216例,右颈内静脉置管209例,成功率96.8%,左侧颈内置管5例,2例经股静脉;导管使用期限:平均(15±13)个月,使用留置导管时间分别为:〉36月56例,〉24月75例,〉12月45例,〉6月25例,〈6个月15例(大部分在继续使用),28例失访。观察导管使用终点105例,约占49.5%,导管退出时使用时间2~28月,平均(10±5)个月;退出原因:死亡52例,其余为感染拔管、血流不畅和肾移植。在导管使用终点,90.5%(95/105)的导管功能良好;导管透析充分性:151例患者的透析后尿素下降率平均70%,平均Kt/V达到1.45;与内瘘透析患者Kt/V=(1.51±0.30)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颈内静脉置管血流不畅发生率高;感染25例,治疗有效23例,无效拔管2例。结论:长期导管可以达到充分透析;长期导管使用人群主要是老年人、等待肾移植和多次内瘘失败者,良好的导管留置技术提高导管的有效使用,尽量采用右侧颈内静脉置管,良好的护理显著降低导管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王宏天 《光明中医》2014,(6):1340-1341
实验诊断学是诊断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是需要临床专业医学生、医生掌握的重要知识。结合教学中的感受,浅谈应用PBL法等相关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4.
王宏天 《光明中医》2014,(7):1545-1546
中医院校的学生除了学习中医课程外,有必要学会《诊断学》这门桥梁课程。这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习以后的临床课程,提高临床工作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阿魏酸钠抑制缺血性急性肾衰竭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缺血性急性肾衰竭大鼠肾脏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阿魏酸钠冶疗组、SOD冶疗对照组。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RT—PCR检测Bax,Bcl-2的表达;采用原位DNAg-断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结果:大鼠肾脏缺血45min再灌注24h,大鼠肾功能损害明显,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肾组织Bax蛋白、mRNA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mRNA的表达下调。应用阿魏酸钠干预后。改变与上述相反。结论:在缺血性急性肾衰竭中,阿魏酸钠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桶伤.减轻肾脏细胞凋亡.缓解肾功能桶害.奠作用至少部分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cl-2家族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孙士玲  刘岷  卢依平  王宏天 《光明中医》2012,27(12):2585-2586
目的研究诊断学基础中实验诊断进行PBL教学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方法将2009级中西医结合本科2班随机选取分成PBL教学实验组(30人)和传统教学对照组(68人),实验组实验诊断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 PBL教学实验组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与传统教学组的学生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终结性考核成绩中知识记忆性内容的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问答题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但综合分析和应用所学知识的内容即病例分析题PBL教学实验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并不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知识要点和难点的掌握,在临床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缺血性急性肾衰竭大鼠肾脏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阿魏酸钠(SF)治疗组、SOD治疗对照组。检测肾功能;免疫组化、RT—PCR检测SDF-1的表达。结果:在假手术组,Scr(53.56±4.47)μmol/L,BUN(5.8±0.41)mmol/L;缺血再灌注导致大鼠肾脏损伤明显,Scr(105.10±6.31)pmol/L,BUN(19.60±0.56)retool/L;SF治疗后,血清Scr、BUN水平较IR组下降明显。在SF20mg治疗组,Scr(80.92±5.02)μmol/L,BUN(13.64±0.53)mmol/L;在SF40rng治疗组,Scr(66.88±4.86)μmol/L,BUN(10.46±0.79)mmol/L;在SOD治疗对照组,Scr(57.04±2.1)μmol/L,BUN(7.98±0.48)mmol/L。在假手术组SDF-1有微量表达;大鼠肾脏缺血45min再灌注24h,肾组织SDF-1蛋白、mRNA的表达上调。阿魏酸钠上调SDF-1蛋白、mRNA的表达更加明显。SOD亦能上调SDF-1蛋白、mRNA的表达。结论:在缺血性急性肾衰竭中,阿魏酸钠可促进肾组织表达SDF-1,可能是促进造血干细胞(HSC)向肾脏归巢、加速损伤肾脏修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积雪草颗粒(CTA)减轻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损伤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45只12周龄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N组),糖尿病治疗组(DT组),共治疗12周。12周后测定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心脏采血检测血糖(BG)、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离双肾,检测肾皮质中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中GSH-Px、Cu-Zn SOD的mRNA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N组大鼠BG、Scr较NC组均升高(P〈0.05);DT组Scr较DN组下降(P〈0.05)。与NC组比较,DN组MDA水平显著增高,SOD、GSH-Px水平降低;肌酐清除率显著降低(P〈0.05);与DN组比较,DT组MDA水平显著降低,SOD、GSH-Px水平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比较,DN组SOD、GSH-Px 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与DN组比较,DT组SOD、GSH-Px RNA水平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肾脏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草鱼胆中毒致急性肾损伤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草鱼胆中毒患者的诊疗措施。结果:6例患者均出现急性肾损伤,血液净化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结论:血液净化是治疗草鱼胆中毒致急性肾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异常免疫调节和自身抗体过量产生引起的自身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T、B细胞异常活化和病理性自身抗体过量产生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遗传和/或环境因素引起的一种或几种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引发细胞因子网络的失衡,导致SLE和肾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