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期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用分期综合疗法治疗。结果:经过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分级评定和简易上肢功能评分评定,两组治疗后肢体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所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CD64、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等多种指标诊断肝硬化患者早期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肝硬化住院患者按照细菌培养结果和临床症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血清PCT、IL-6采用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检测,血清CRP采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WBC和NEU%采用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进行分析。 结果 感染组各个指标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1);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CT、IL-6和CD64具有早期预测肝硬化合并感染的能力,其OR值分别为7.199(95%CI,2.180-23.771),1.010(95%CI,1.002-1.017)和2.312(95%CI,1.485-3.600)。然而CRP、WBC和NEU%则不具有早期预测价值;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IL-6和CD64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1(95%CI,0.727-0.856),0.762(95%CI,0.693-0.832)和0.884(95%CI,0.835-0.933);三者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2(95%CI,0.897-0.967),诊断准确率为86.9%。 结论 PCT、IL-6和CD64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肝硬化合并感染的指标,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临床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3.
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恶葡)是妇女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自采用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法后已取得巨大成就,绒癌死亡率由过去的90%下降至20%左右,恶葡由过去的25%左右下降接近于零.我院近14年共收治恶性滋养细胞肿瘤214例,死亡27例,本文就27例死亡病例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 资料来源我院自1975年至1989年共收治恶性滋养细胞肿瘤214例,其中绒癌110例,死亡22例,病死率为20%(22/110);恶葡104例,死亡5例,病死率4.8%(5/104).27例入院时的临床分期为:绒癌Ⅲa18例,Ⅳ4例,恶葡Ⅱb1例,Ⅲb4例(按宋鸿钊诊断标准分类).6例死于住院期间,21例出院后随访1~4个月死亡.  相似文献   
4.
对46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和41例合并胎儿窘迫的足月妊娠妇女(窘迫组),于分娩时进行足背动脉和新生儿脐静脉、脐动脉血气分析;并将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时酸碱平衡变化作了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动脉血除剩余碱(BE)偏低(<-3mmol/L)外,其余各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脐静脉血气各项指标差异也无显著性;与对照组比较,窘迫组脐动脉血pH值、氧分压(PO_2)、血氧饱和度(O_2Sat)均明显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CO_2)明显升高(P<005)。与剖宫产比较,两组阴道分娩产妇均显示有轻度代谢性酸中毒并轻度低氧血症,窘迫组胎儿酸中毒现象更为明显,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也较高。提示:缩短产程对改善胎儿窘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食管憩室破裂食管胸膜瘘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19岁,因发热伴胸痛2 d夜间急诊入院.于2005年6月1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0℃,发热时不伴有寒战,胸部疼痛与呼吸及体位改变有关.在当地县医院予以抗炎治疗体温可降至正常,但胸痛未见明显缓解,遂转入本院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志贺菌不同群的特征,为临床正确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志贺菌及沙门菌(SS)大便培养,将志贺菌经生化及血清学进一步鉴定到种、群,并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了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探讨不同菌群的特征.结果 10年分离的福氏志贺菌群和宋内志贺菌群共1554株,分别1015(65.3%)株、539(34.7%)株,宋内志贺菌逐渐增加;宋内志贺菌感染以14岁以下儿童为主,而福氏志菌以31-50岁的中青年为主:二者的临床表现有差别;福氏志贺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氯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高于宋内志贺菌;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宋内志贺菌.结论 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特征差异多,耐药性不同,临床诊治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参酮注射液与小剂量多巴胺对冠心病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介入诊疗围术期的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将52例有慢性肾功能不全需行介入诊疗的冠心病患者分成冠状动脉造影(CAG)组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CAG组未予特殊处置,PCI组围术期给予丹参酮注射液与小剂量多巴胺静脉滴注.观察两组介入诊疗前后肾功能和尿量变化及造影剂相关性肾病(CIN)发生情况.结果:CAG组CIN发生率38.4%,PCI组发生率15.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PCI组治疗后血尿素和Cr明显低于CAG组(P<0.01).结论:冠心病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丹参酮注射液与小剂量多巴胺后可耐受介入诊疗,并可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的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急性心肌梗死2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早期复极综合征7例,肥厚型心肌病5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3例,急性心包炎3例,急性肺梗塞6例,急性心肌炎4例。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死知识的普及教育,尤其是对心电图上ST段抬高的非心急梗死的疾病认识,密切观察心电图并结合超声心动图、肌钙蛋白、病史及冠状动脉造影等资料可予鉴别。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结合临床探讨多种抗菌剂在清创术中的有序应用.方法 将176例开放性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清创时实验组(88例)伤口分别用0.1%新洁尔灭液浸泡冲洗10 min,0.25%的碘伏溶液浸泡冲洗2min,缝合前用3%过氧化氢液冲洗1 min.对照组(88例)用氯化钠溶液、3%过氧化氢冲洗10 min.术后对两组伤口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伤口的感染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用新洁尔灭、碘伏、过氧化氢溶液有序浸泡冲洗伤口,更能降低伤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