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正>软组织肿瘤是骨骼肌肉系统的常见肿瘤,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体部的临床应用,MRI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备受重视。中低场强MRI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范围、相邻组织受侵犯的程度以及病理变化。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2例骨关节软组织肿瘤患者的MRI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探讨中低场强MRI对骨关节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心电监护仪是各级医院急救和重症监护不可缺少的仪器。监护仪的液晶屏是易损件,而且价格昂贵,并且各型号监护仪的液晶屏的尺寸、数据接口、供电电压均不一样,给维修更换带来很多困难。这里介绍一种花钱不多修复液晶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TTPV)的发生机制与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表现的关系,评价MSCT在诊断TTPV中的优势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68例HCC患者进行肝脏MSCT动态增强检查,共发现56例TTPV,结合DSA表现综合分析。结果56例TTPV患者在MSCT动态增强扫描时均显示出门静脉内癌栓及相关的阳性征象:表现为门静脉扩张,门静脉腔内充盈缺损及“门静脉铸形”、门静脉癌栓内及其周围可见网状供血动脉、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以及肝脏灌注异常等。有3例TTPV在DSA上显示不明显。结论MSCT可判断TTPV的发生机制、供血来源及血供的丰富程度、栓子的良恶性及范围、有否合并APS及分流量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TTPV的MSCT诊断对指导肝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足部逆行复合组织瓣修复拇趾骨外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足背逆行复合组织瓣修复拇趾端缺损23例,皮瓣面积4.0cm&#215;3.5cm~5.5cm&#215;5.0cm。观察皮瓣的成活率、质地、色泽、感觉。结果术后2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8个月,皮瓣恢复部分感觉,质地良好,外形满意。结论逆行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拇趾创面手术操作简单安全,皮瓣厚薄适中,弹性好,色泽与受区一致,利于抗磨、耐压,防止溃疡和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飞速发展,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得以广泛应用于人体。近年来,其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价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1]。因此探明正常乳腺的表观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影响因素,提高肠套叠压力整复操作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经我科诊治的217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影像学、临床资料及未能整复的21例的手术病理改变。结果 整复失败21例手术所见:复杂型套叠15例、回结型套叠6例;术后病理改变:肠管坏死2例、器质性肠套叠1例、肠壁严重充血水肿18例。灌肠术中无一例并发穿孔。结论 整复失败与病程长、肠壁严重充血水肿及肠管坏死、患者年龄小、复杂型肠套叠、肠道畸形等有关。X线示套头大、分叶状,压力灌肠时显示“嵌顿征”、“绞窄征”及“弹簧套”等难以整复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9.
小隐静脉蒂动脉化游离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上肢神经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神经缺损,需要手术治疗以恢复其功能,若神经缺损较长,应用神经移植修复已被广泛接受.但随着移植长度的增加,其疗效下降,其中移植神经的血供不足是一个重要因素.1985年顾玉东等[1]首次应用带小隐静脉蒂动脉化的游离腓肠神经移植治疗神经长段缺损,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脂质体介导的VEGF质粒对成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神经元phosphorylation of methyl-CpG binding protein 2 (P-MeCP2)表达的影响,探讨VEGF促进缺血损伤后神经元新生的可能机制,进一步为VEGF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质粒组(VEGF组)和对照质粒组(vehicle组),采用左侧大脑中动脉线栓(MCAO)模型,侧脑室给药,免疫印迹、免疫荧光三标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技术等方法检测P-MeCP2的表达。结果再灌2周VEGF质粒组P-MeCP2、BrdU和NeuN同时表达于缺血侧大脑皮质神经元,而缺血对侧没有找到,VEGF质粒组皮质内P-MeCP2的表达较对照组、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脂质体介导的VEGF质粒能促进成年大鼠脑缺血神经元的新生,可能与上调P-MeCP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