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近3a来收治的患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儿童肘关节常见骨折DR片的诊断经验.方法:有确切肘关节外伤史伴肿胀且DR诊断为3种常见骨折的患儿114例.其中肱骨髁上骨折81例,外侧髁骨折20例,内侧髁上骨折13例.观察明确显示的骨折线、肱骨前线征、肱桡小头线征、骨化中心位置和排列顺序及有无前后脂肪垫征、泪滴变形.结果:肱骨髁上骨折中明确显示骨折线比例为97.5%,肱骨前线征为92.6%,泪滴变形为81.5%,前后脂肪垫征为21%;外侧髁骨折中明确显示骨折线比例为85%,肱桡小头线征为65%,骨化中心位置和排列顺序改变为25%,前后脂肪垫征为20%;内侧髁上骨折中骨化中心位置和排列顺序改变比例为76.9%,明确显示骨折线为23.1%,前后脂肪垫征为15.4%.结论:诊断肱骨髁上骨折和外侧髁骨折主要依靠直接显示的骨折线,诊断内上髁骨折主要依靠肘部骨化中心位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肱骨前线征、泪滴变形、肱桡小头线征、脂肪垫征都是十分重要的辅助诊断征象.  相似文献   
3.
探讨冠状动脉夹层的造影表现,分型与临床预后的关系。14例中男13例,女1例。临床诊断冠心病,其中9例有心肌梗塞史。冠状动脉造影均显著涔膜撕裂瓣片形成的线样透亮线。其中12例为PTCA术后。轻度内膜撕裂3例,平行夹层分离4例,局限型夹层分离5例,螺旋型分离2例。14例中9例假腔内造影剂排空正常或轻度排空延迟,真腔无明显受压,病人无重要临床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右上肺静脉曲张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 男 ,34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10年、加重半年入院。体检 :心脏向左侧扩大 ,心尖闻及收缩期杂音 3级 ,舒张期杂音 2级。B超检查示左房、左室扩大 ,二尖瓣增厚挛缩 ,伴重度关闭不全。X线平片 :心脏正侧位示两肺轻度瘀血 ,心脏中度增大 ,以左房、左室为主。右肺门见分叶状椭圆形块影 ,其外侧缘轮廓清楚 ,内缘与心脏重叠 ,轮廓不清 ,侧位于中纵隔 ,肺门偏前方 ,轮廓清晰可见 (图 1、2 )。CT平扫示右上肺静脉明显增粗达4.5cm ,并与左心房相连 ,左房明显扩大。增强后瘤样扩张的右上肺静脉与左心房同步强化 (图 3、4)。手…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造影和99mTc-MIBI静息心肌显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造影和99mTcMIBI静息心肌显像的对比研究王佩芬周康荣陈祖望曾维新王灏王刚沈安表1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相应心肌区段MB摄取计分关系冠脉狭窄程度区段数相应心肌区段MB摄取计分1234≤50%10104(4)12(12)85(84)51%~7...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了解本地区重症监护病房的病原菌的菌种和耐药情况变迁,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2月,从该院ICU患者标本中分离到453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80株。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VITEK-6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结果4年中病原菌感染率占首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活性最高的是亚胺培南(92%~100%)、头孢替坦(78%~94%);对铜绿假单胞菌活性最高的是阿米卡星(91%)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79%);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活性最高的是哌拉西林/三唑巴坦(100%)、头孢他啶(86%)、头孢吡肟(86%)和头孢替坦(86%)。不动杆菌的耐药率较高,对其活性最高的抗生素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也仅为(58%~67%)。结论亚胺培南、头孢替坦、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建议临床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患者的易感因素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从2003年至2005年治疗的26例尿培养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非产ESBLs组122例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患者88.5%先前应用过广谱抗生素、69.2%的患者尿路存在复杂因素、42.3%接受过侵袭性操作;产ESBL5大肠埃希菌株对第2、3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组,但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应重视对尿路感染病原菌的ESBLs检测,并根据药敏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正> 茚丙胺(茚满丙二胺、安室律定、aprin-dine)是一种具有局部麻醉、扩血管和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并取得较好效果。其作用与利多卡因相似,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尤为显著。可用于治疗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以及预防心肌梗塞导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对难治、危及生命和复发性室性过速性心律失常,茚丙胺及乙胺碘呋酮是两种极为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且口服有效、作用持久(其半衰期为  相似文献   
10.
下肢血管MRA的临床应用和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MRA对下肢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 0例资料完整的下肢血管性病变行 2DTOTMRA检查 ,其中 45例同时行动态增强MRA(DCEMRA)。 12 0例中 2 1例与血管造影对照 ,35例与手术对照 ,6 6例与超声检查对照研究。结果 :MRA与血管造影符合率 92 .2 6 % (15 5 /16 8) ,与手术符合率 93.0 2 % (88/94) ,与超声符合率 93.10 % (189/2 0 3)。结论 :2DTOTMRA能清楚显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动脉瘤、血管瘤、动 -静脉畸形 ,以及下肢深静脉狭窄和血栓形成。DCEMRA能进一步显示病变范围、术后吻合口、移植血管和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引流血管。MRA和血管造影、手术、超声对照符合率高(>90 % ) ,当MRA与超声结果一致时 ,基本上可取代创伤性的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