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一、王某,男,50岁,工人,1993年8月经某肿瘤医院确诊为肝细胞癌,9月手术切除15×13×11cm的巨大癌瘤后施行化疗.1994年3月B超、X线报告重度腹水,腹围90cm.肝功能化验A/G1.9/2.1,TTT20U,ALT正常,HBsAg(+),血红蛋白50g/L,血小板40×109/L,红细胞3×1012/L,白细胞4×109/L,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28年.  相似文献   
2.
正本院王京奇主任医师为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带教老师,善治肝胆疾病、脾胃疾病、内伤杂病。王师谙熟经典,精于医理,勤于临床,擅用虫类药物治疗杂病,每收良效。笔者有幸侍诊,获益匪浅,现将王师运用虫类药物经验总结如下。1脑血管病王师认为,中风、头疼、眩晕等脑血管病的中医辨证多属本虚标实,本虚多属脾肾两虚,标实为气滞、痰浊、血瘀。此类病大多久病多痰多瘀,又因头为诸阳之会,风邪易袭阳位,肝风上扰巅顶,故单纯草木类  相似文献   
3.
4.
王海峰  张景  王京奇 《北京中医药》2010,29(10):781-782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口服柴胡疏肝散加味汤剂并随证加减,对照组口服吗丁啉,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常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上腹痛、腹胀、喛气、恶心和呕吐、泛酸等常见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腹胀和烧心等症状的改善上,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全部按照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诊断标准选择.治疗组68例,其中男44例,女24例,年龄16~65岁,平均34岁;慢迁肝30例,慢活肝38例.对照组66例,其中男43例,女23例;年龄12~63例,平均28岁;慢迁肝34例,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2004年12月至2005年三朋采用北京伟力新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WLGY-801型伟力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临床观察有一定辅助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风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中风以突然昏扑,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或不经昏扑而仅见口眼歪斜为主证。病位在心、脑、肝、肾,多因痰热内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加之饮食、情志、劳倦所致。西医称脑梗死。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起病突然,多因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有头痛头晕、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等。康复是指用一切办法,医疗的、社会的、工程的等使患者因疾病或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以残疾者或患者的功能缺损为核心,强调功能锻炼,以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为最终目的。适应证:急性期病情稳定以及处于康复期的患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扶正疏泄法治疗慢性乙肝96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清除病毒、调整免疫机能、改善肝功能损伤为治疗慢性乙肝的关键。但西药尚无特效药。本课题重点研究扶正疏泄法治疗慢性乙肝。方法:扶正疏泄方:黄芪、太子参、白术、枸杞子、黄芩、柴胡、白花蛇舌草、赤芍。随症加减。结果:96例中治愈21例,显效5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结论:肝组织的修复应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抑制纤维组织增生为治疗方向,活血化瘀药与扶正培本药配伍,既抑制免疫功能,又活跃微循环,促进蛋白质合成与代谢,治疗中还应注意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是心肌严重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其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进行性改变,可以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及心衰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0.
胃石证为中医"瘕"、"积聚"病证范畴.常因服食山楂、柿子、黑枣引起,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嗳气、反酸、恶心或呕吐等症状,查体有上腹部压痛及包块.本次选择30例经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证实的胃石证患者,以软坚散结、润肠通腑为原则,采用中药及推拿方法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