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子宫肌瘤的中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 ,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现将 1995~ 2 0 0 0年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1 内治法1.1 成方治疗 陈氏[1] 消汤加石见穿、穿山甲、牡蛎、三棱、莪术、水蛭、鸡内金、牛膝治疗 80例 ,总有效率为 75 %。夏氏[2 ] 以妇科消瘤片治疗 5 4例 ,总有效率 85 .2 %。陈氏[3] 用桂枝茯苓丸加昆布、鳖甲、牡蛎、香附、夏枯草、甘草治疗早期子宫肌瘤 98例 ,总有效率 88.8%。杨氏[4 ] 在桂枝茯苓丸基础上 ,选配鸡内金、郁金、牡蛎、苡仁、三棱、莪术治疗4 0例 ,总有效率 75 %。何氏[5] 以少腹逐瘀汤…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孕产妇HBsAg、梅毒和HIV的阳性率,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保障母要健康和安全.方法 对2087名孕产妇进行HBsAg、梅毒、HIV抗体血清学检测及分析其阳性率.结果 HBsAg、梅毒、HIV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1.93%、7.86%和0.结论 感染HBsAg、梅毒的孕产妇比率较高,应早诊断早治疗;用RPR和TP-ELISA两种方法组合能最大限度检出梅毒及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3.
先证者 ,男 ,7岁。患儿出生后发现毛发呈白色 ,皮肤淡红色 ,双眼视物差 ,畏光 ,逐年明显 ,上学困难 ,而来我院就诊。体检 ;发育及智力正常 ,全身毛发呈白色 ,皮肤呈淡红色 ,无痣及雀斑 ,心、肺、肝、脾均正常。视力 :双眼 0 1 ,不能矫正 ,双眼球水平性快相震颤 ,角膜映光法检查眼位为 +2 0° ,注视功能差。双角膜清亮 ,前房深度正常 ,双虹膜呈灰色 ,彻照时可以透光 ,瞳孔呈现红色反光。双眼底检查无色素可见 ,暴露白色巩膜和红色的脉络膜血管。诊断 :1 白化病 ;2 眼球震颤 (双 ) ;3 内斜视 ;4 弱视 (双 )。家系调查 (图 1 ) :患儿父、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白介素-2联合顺铂胸腔灌注与单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恶性胸腔积液患者75例,白介素-2联合顺铂组(A组)40例,单用顺铂组(B组)35例。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和闭式引流胸液,A组胸腔给药:白介素-2200万U+生理盐水40ml,顺铂40mg/m2+生理盐水40ml;B组胸腔给药:顺铂40mg/m2+生理盐水40ml。结果:A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均优于B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相近。结论:胸腔闭式引流后灌注白介素-2联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优于单用顺铂,且毒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vosis,EM)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它已成为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手段.但许多文献报道单纯腹腔镜手术后复发率较高,而术后配合药物治疗能降低复发率[1].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术后应用药物(中药、孕三烯酮)在中重度宫内膜异位症巩固治疗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42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所采用的不同分娩方式进行临床效果观察。其中剖宫产术27例,占64.3%;会阴侧切产钳助娩13例,占31.0%;催产素引产和自然分娩者2例,占4.7%;结果:42例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围产儿体重1 100~2 450 g者23例,2 450~3 950 g者21例;新生儿窒息率在剖宫产为20.00%,在阴道产为57.14%;胎儿及新生儿死亡共2例,占围产儿死亡的2.22%。结论:对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方式,能更好地保障母婴健康和生命。  相似文献   
8.
性激素水平与男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男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中浆患者血清中部分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睾酮(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的均值比较,84例男性患者LH、FSH和T的均值增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提示性激素代谢异常可能与中浆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简称内异症)。内异症在育龄期妇女中有10%的发病率,且有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为此治疗较为棘手。目前内异症是卵巢激素依赖性疾病较为肯定。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 简称内异症).内异症在育龄期妇女中有10%的发病率, 且有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为此治疗较为棘手.目前内异症是卵巢激素依赖性疾病较为肯定[1].异位内膜与正常位置的子宫内膜一样, 受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的影响,故近几十年来,学者们一直在探索应用性激素类药物治疗此病[2].治疗性药物包括从20世纪60年的避孕药,70年代的达那唑或睾酮衍生物,到80年代后期的促性腺激素释放素类似物(GnRHa)[3].药物用于内异症的主要机制是通过抑制卵巢功能进而抑制内膜病灶的生长.近年来,随着对疾病的深入研究,药物治疗已成为治疗EM的重要手段.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