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健脾活血消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自拟健脾活血消萎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影响。方法:90例CAG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服用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45例服用健脾活血消萎汤治疗,3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后复查胃镜并取组织活检,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活血消萎汤治疗CAG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粘膜萎缩变薄、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中医学将其归属于"胃痞"、"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现将中医在CAG的治疗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熊有明  何堂钧  廖进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0):1207-1208
目的探讨丹参粉针联合中药灌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粉针和中药灌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通过实验室检查评价丹参粉针和中药灌肠对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GFR)(用MDRD方程计算)的影响。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Hb、RBC、Scr、BUN、Alb、GFR等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丹参粉针合中药灌肠可降低Scr、BUN,升高GFR、Hb、RBC、Alb,从而延缓轻、中度CRF患者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7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山楂精降脂片,每次1片,每天3次,30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120mg,每天1次,30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TC、TG、LDL-C、HDL-C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盐酸川芎嗪能有效降低血脂,防治CRF患者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有明  谢正兰 《医学综述》2009,15(20):3155-315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药治疗近年来已有一定的进展。从以往的单一口服中药汤剂治疗转变为现在的口服中药汤剂、中药灌肠、静脉给药、中药外敷、药浴及针灸等多途径联合治疗,其疗效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成药和单味药治疗、中药灌肠、外治法等方面对近年来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 lfailure,ARF)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临床符合ARF诊断标准的患者,收集其病史、治疗经过及治疗过程中所检测的hs-CRP数值;同时取健康的52例患者,检测其hs-CRP数值作为对照。所有入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hration,HDF)治疗。结果①老年组治愈3例,好转6例,未愈17例,死亡25例。非老年组治愈8例,好转11例,未愈21例,死亡6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s-CRP检测值比较,正常健康人群组hs-CRP平均值为(5.1±2.76)mg/L,治疗前老年组、非老年组与正常健康人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男)、年龄(老年)、高水平hs-CRP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一周内HDF为保护性因素。结论高水平hs-CRP检测值为影响ARF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有效降低hs-CRP检测值,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能增加ARF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山鸡血藤药材的质量标准,并测定不同产地山鸡血藤中的农药残留量.方法 观察药材显微特征,TLC定性鉴别芒柄花素,药典方法 测定药材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的含量,HPLC法测定芒柄花素的含量,GC法测定16种有机氯类农药的残留量.结果 显微特征可与同属其他植物较好地区分开.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毒症不同原发病因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方法选取行规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63例,其中原发病因为高血压病14例,糖尿病2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2例(因例数太少,未进入统计分析),多囊肾5例,慢性肾炎综合征12例,小管间质性肾炎6例(包括肾小管酸中毒)。治疗前用高频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和颈动脉最大斑块大小。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每周3次常规血液透析,每次时间为4h,每月血液透析滤过2次。观察周期为3个月。比较不同原发病患者治疗后血压控制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前,原发病为高血压病、糖尿病及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CIMT均高于正常值(CIMT正常值<0.8mm),且伴斑块形成,原发病为糖尿病患者的CIMT、颈动脉最大斑块值明显高于原发病为高血压病和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均P<0.05)。治疗后,原发病为慢性肾炎综合征、多囊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原发病为高血压病与糖尿病患者(均P<0.05);不同原发病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原发病为多囊肾、小管间质性疾病患者降压效果优于原发病为高血压病、糖尿病和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P<0.05)。结论原发病为糖尿病的尿毒症患者合并高血压其控制率远远低于非糖尿病患者,可能与患者全身高度动脉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注射用盐酸川芎嗪联合中药灌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联合中药灌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影响。方法:80例CR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和中药灌肠,每日1次,30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b、RBC、Scr、BUN、Alb、GFR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盐酸川芎嗪联合中药灌肠可降低Scr、BUN,升高GFR、Hb、RBC、Alb,从而延缓轻、中度CRF患者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衰竭(CR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缓慢进展到肾功能失代偿阶段的临床综合征,如果到了终末期(即尿毒症期),病情极其危重,必须依靠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此时治疗费用相当巨大,因此如何延缓轻、中度CRF患者病情的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