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发展在线高效液相色谱-紫外-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HPLC-UV-DPPH)方法快速筛选地黄药材的抗氧化成分并评价其活性,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模式。方法:运用HPLC-UV-DPPH方法筛选13批地黄药材的抗氧化成分;以毛蕊花糖苷为阳性参比,计算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相对活性及总活性;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傅里叶变换质谱(HPLC-FTMS)方法对主要的抗氧化成分进行鉴定;13批地黄样品的总活性结果与《中国药典》方法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PLC-UV-DPPH方法学考察结果,精密度RSD<4.61%,稳定性RSD<4.25%,重复性RSD<5.28%;建立"量-效"曲线方程为y=0.000 6x4-0.024 1x3+0.404 1x2+1.299x+1.652 1(R2=1);9个抗氧化成分中4个显示较强DPPH抑制峰的成分被鉴定为海胆苷(echinacoside)、焦地黄苯乙醇苷A1/A2(jionoside A1/A2)、毛蕊花糖苷(verbascoside)、异毛蕊花糖苷(isoverbascoside);《中国药典》方法测得毛蕊花糖苷含量较高的4批样品其总活性也较高,而其他样品的结果不呈现正相关,表明除毛蕊花糖苷外的其他成分对总活性的贡献率不应被忽略,质量评价应考虑多成分的测定。结论:研究建立的HPLC-UV-DPPH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化学和生物活性检测相结合为综合评价中药的质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二维线性离子阱-静电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HPLC-LTQ-Orbitrap)法对茯苓皮甲醇提取物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使用HPLC分离,结合电喷雾线性离子阱轨道阱质谱,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获取的化合物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与碎片信息,并结合对照品比对,辅以特征诊断离子判别和文献数据复核,鉴定茯苓皮提取物中的三萜类成分。结果通过高分辨质谱数据分析结合对照品及相关文献,从茯苓皮甲醇提取物中共鉴定出17个三萜类化学成分。结论采用高分辨质谱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对中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文章通过对茯苓皮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裂解方式和途径探讨,为该类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与药效物质基础表征提供质谱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HPLC-UV-DPPH在线分析方法,比较不同生产企业的地黄药材在炮制前后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变化,为中药炮制及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评价方法。方法 HPLC-UV-DPPH在线联用筛选系统中HPLC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 L/min,色谱柱为Aglient Extend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检测波长334 nm,DPPH溶液体积流量0.5 m L/min,检测波长517 nm。以毛蕊花糖苷为阳性对照,通过"量-效"研究思路评价样品的总抗氧化活性及各成分对总抗氧化活性的贡献率。采用HPLC-FT-MS对药材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鉴定并比较药材炮制前后的差异。结果 HPLC-UV-DPPH方法检测到地黄中主要含有9个抗氧化活性成分,而熟地黄含有13个,地黄和熟地黄有8个共有抗氧化活性成分,地黄在炮制前后抗氧化活性成分明显不同,不同生产企业的样品中各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活性差异较大。抗氧化活性贡献率较高的成分分别为玉叶金花苷酸、海胆苷、焦地黄苯乙醇苷A1/A2、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结论 HPLC-UV-DPPH法稳定、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地黄和熟地黄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