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1.
云实皮抗炎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云实皮抗炎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普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云实皮的醇提物活性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原苏木素B(1),东莨菪亭-7-O-β-D-吡喃葡萄糖苷(2),4-羟基-3-甲氧基苯-1-O-β-D-吡喃葡萄糖苷(3),(1’R,3’S,5’R,8’S,2Z,4E)-二氢红花菜豆酸-3’-O-β-D-吡喃葡萄糖苷(4),(1’R,3’S,5’R,8’S,2E,4E)-二氢红花菜豆酸-3’-O-β-D吡喃葡萄糖苷(5),甘草素(6),异莨菪亭(7),7-羟基-3-(4’-羟基亚苄基)-色原-4-酮(8),3-去氧苏木查尔酮(9)。结论:化合物2~5,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6,8为首次从云实中分离的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文献资料,分析利伐沙班所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利伐沙班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利伐沙班(rivaroxaban)”和“肝损伤(liver injury)”作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PubMed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2008年利伐沙班上市至今利伐沙班致DILI的相关文献资料,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所患疾病、利伐沙班用药剂量,以及DILI的发生时间、表现类型和最终转归等信息,分析利伐沙班所致DILI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以相应关键词在国内外数据库中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3篇,但剔除无关或重复文献后,最终纳入文献为19篇,共涉及患者37例;37例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较为均衡,而年龄上以>60~80岁为主(20例,占54.05%);利伐沙班与DILI的因果相关性评价显示,“极可能”的有10例(占27.03%),“很可能”的有20例(占54.05%),“可能”的有7例(占18.92%);利伐沙班所致DILI的发生时间主要在患者用药后的14 d内(20例,占54.05%),而其类型主要为肝细胞损伤型(17例,占45.95%),其次为混合型(8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山栀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正、反相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山栀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山栀茶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丁香脂素4,4'-双-O-β-D-葡萄糖苷、(2)紫丁香苷、(3)3,4,5-三甲氧基苯-1-O-β-D-呋喃芹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4)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5)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6)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葡萄糖苷、(7)芥子醛葡萄糖苷.结论:化合物(2),(4),(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为山栀茶质量控制指标性成分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来膦酸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内科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对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描述相关临床特征及分析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唑来膦酸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提示,PINP、β-CTX、BMD与发热骨痛发生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L1-L4骨密度BMD AUC=0.910,P<0.001,(95%CI:0.831~0.99);β-CTX AUC=0.984,P<0.001,(95%CI:0.733~0.961);PINP AUC=0.889,P<0.001,(95%CI:0.789~0.99);25-OH-D与发热骨痛发生存在弱相关,AUC=0.744,P=0.007(95%CI:0.087~0.426);年龄与发热骨痛存在相关性,AUC=0.906,P<0.001(95%CI:0.006~0.0.181),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研究提示:年龄与发热骨痛存在负相关,Rs=-0.672,P<0.001;BMI与发热骨痛存在正相关,Rs=0.623,P<0.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红禾麻中4种儿茶素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5℃。结果:(-)-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表儿茶素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 50~1.010μg(r=0.999 9),0.050 05~1.001μg(r=0.999 9),0.025 75~0.515 0μg(r=0.999 9),0.016 65~0.333 0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39%,98.45%,99.17%,97.8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红禾麻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情况,以期为我院万古霉素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抽取2016—2018年我院住院患者中使用万古霉素的病历247份,参照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等,对其适应证、用法用量、微生物送检情况以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