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高危冠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方法,以避免体外循环对冠心病高危因素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方法 对100例冠心病患者行OPCAB,其中69例伴有冠心外科手术的高危因素。血管病变主要涉及左、右冠状动脉各分支。结果 手术死亡1例(1.4%),手术转换2例(2.9%),移植血管失功1例(1.4%),术后非致命性心肌梗死4例(5.8%),肾功能衰竭1例(1.4%),胸骨感染1例(1.4%),24小时内拔除气管内插管68例(98.6%),接受输血17例(25.O%)。术后随访56例,随访时间1—13个月,死亡2例,心绞痛复发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2例。术后无脑血管意外、再次手术止血、室性心律失常、下胶切口感染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随访病例中14例做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仅1例移植血管狭窄大于50%。所有乳内动脉血管桥均通畅。结论 对某些具有冠心外科手术高危因素的患者,采用OPCAB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然而,这种技术较适用于冠状动脉解剖条件较好的病例。远期结果需要长期随访进一步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总结引起体外循环下停跳冠状动脉搭桥(CABG)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0年4月-2004年4月施行的单纯CABG病人229例,对比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肺部疾病史、肾功能、术前心梗、心衰、心功能分级以及造影情况、CPB时间、阻断时间、搭桥数、低心排、心律失常、心衰、LABP辅助、低血压、少尿、大量引流、开胸止血、肺部感染、呼衰、肾衰、纵隔感染、下肢感染、清创、消化道出血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法寻找危险因素。结果 回归法显示术后使用IABP、脑梗死、长时间转流、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术前NYHA分级是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各项危险因素需进一步细化分析,以更好地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45岁。1997年8月因胸闷、气促、眩晕伴双下肢明显水肿在我院就诊。查体:心率112次/分,律齐,心前区闻及Ⅵ级收缩期杂音;胸部X线片见右心室饱满,肺野无明显充血;心电图(ECG)示右心室肥大,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彩色超声心动图(UCG...  相似文献   
4.
重度肺气肿合并难治性气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肺减容手术(LVRS)治疗重度肺气肿合并难治性气胸的手术指征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重度肺气肿合并难治性气胸患者行单侧开胸LVRS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无围术期死亡,所有患者气促症状明显改善,机械通气时间14.0±3.4小时;8例术后无漏气,9例轻微漏气2.4±0.8天;术后胸腔引流时间2.8±1.3天,住院时间24.0±2.2天.术后发生室上性心律失常4例,院内感染6例.全组无呼吸衰竭、胸腔内出血、伤口感染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随访14.0±6.3个月,均健在.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术前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LVRS和有效的围术期处理可改善重度肺气肿合并难治性气胸高危患者的肺功能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血细胞洗涤回输器(cell saver)能有效回收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中失血和体外循环机内余血,但由于洗涤造成血浆成分丢失,其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正>现代战争环境下,战场呈现出多维、宽正面、大纵深、全方位等立体作战特点,作战节奏明显加快,保障空间不断扩大,伤员发生快,伤情发展快,救治时效性要求高[1]。抓住“白金10 min, 黄金1 h”对伤员进行救治,能够极大降低死亡率、伤残率,为后续医疗机构救治赢取时间,是最大程度提高救治成功率、最大程度保存部队战斗力的关键。自救互救作为战场救护的基础和起点,是指伤员或战友在战场上利用自备或简易器材进行通气、止血、包扎、固定、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对二尖瓣疾病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的同时进行术中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AF)。方法:3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合并AF的病人,体外循环下,降温至30℃,阻断升主动脉,应用含血心保护液停搏心脏后,经房间沟切开左心房前壁,先应用射频探条行射频消融治疗,再作二尖瓣成形术。结果:完成心内操作后,3例心脏均自动复跳,AF消失;其中2例当即恢复窦性节律,另1例为交界性心律。停辅助循环后作经食管心脏彩超,示二尖瓣狭窄解除,1例无返流,2例轻度返流。术后随访18个月,1例AF复发,2例AF消失。结论 射频消融仪行术中消融是治疗AF简便,有效的方法。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9.
针刺复合麻醉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切开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心脏手术是外科领域中重大而复杂的手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医疗费用较高,也使大部分偏远、贫困地区的心脏病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笔者通过采用针刺复合麻醉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针刺麻醉心脏手术)的方法,探索解决心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看病贵”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在心脏术后发生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左心辅助泵(LVAD)的经验。方法收集8例心脏术后发生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左心辅助泵(转子泵和离心泵各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6例脱机,3例存活出院,脱机率和出院率分别为75%和37.5%。辅助流量27~67(43)m l/(m in.kg),出院患者平均辅助流量为55 m l/(m in.kg)。辅助时间2.5~50(28)h。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MOF)、肾功能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感染等。死亡原因为MOF、肾功能衰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出血。结论离心泵和转子泵用于术后短期辅助中均取得满意结果,及时进行有效的左心辅助并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成功进行左心辅助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