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目的 探讨俞募配穴针刺法配合腰腹部核心肌群动态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背痛(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NLB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腰腹部核心肌群动态训练治疗,观察组在腰腹部核心肌群动态训练的基础上配合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数字评价量表(NR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评分,检测腰椎前屈/后伸最大活动度和最大肌力、腹横肌收缩压力下降值、多裂肌等长收缩时间,比较2组治疗后1、3个月复发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NR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降低,腰椎前屈/后伸最大活动度和最大肌力、腹横肌收缩压力下降值、多裂肌等长收缩时间均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提高或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俞募配穴针刺法联合腰腹部核心肌群动态训练可有效改善NLBP患者腰椎活动度,提高腰腹部深层稳定肌群的肌力和耐力,维持腰椎稳定性,改善腰部功能障碍,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2.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其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及凋亡关系密切。由此看来,干扰HMGB1基因表达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这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子宫内膜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文将对近年来HMGB1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预后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精神病患者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行甲状腺超声检查者4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西门子X3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5-10 MHz.结果 正常者284例(占61.3%),检出异常者179例(占38.7%),其中结节性病变者126例(占27.2%),弥漫性病变者45例(占9.7%),弥漫性病变合并结节者8例(占1.7%).结论 精神病患者甲状腺疾病总休检出率与健康人群一致,能为临床诊治过程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发热患儿血浆内毒素测定水平与血培养结果比较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对80例发热患儿(发热组)和8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进行血浆内毒素测定及血培养,发热组患儿中又分为血培养阴性发热组70例和血培养阳性发热组10例.比较3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及25例肺炎患儿的血浆内毒素水平,然后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发热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为(28.25±3.15)ng,L,对照组为(5.21±1.54)ng/L(P<0.05);血培养阳性发热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为(32.53±2.67)ng/L,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发热组的(23.74.±1.96)ng,L(P<0.05);肺炎患儿血浆内毒素水平为(25.78±3.21)ng/L,又明显高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14.67±2.40)ng/L(P<0.01).结论 血浆内毒素在发热感染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血培养项目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小儿血清补体C3d在迁延性肠炎诊断中的价值 ,我们对84例迁延性肠炎患儿进行C3d检测 ,并探讨其与C反应蛋白 (CRP)、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ANC)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998年10月~2000年12月迁延性肠炎住院患儿84例 (病程迁延2周至2个月 ) [1],男46例 ,女38例;年龄2月~6岁。根据大便培养及霉菌孢子体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性肠炎、霉菌性肠炎两组。细菌性肠炎组30例 ,其中福氏痢疾杆菌17例 ,宋内痢疾杆菌5例 ,大肠埃希氏菌6例 ,邻单胞菌2例 ;霉菌性肠炎组28例 ;26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推拿对CCI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相关蛋白CaMKⅡ和SYP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推拿组。在CCI术后第4天介入推拿按揉法干预,持续14天。采用机械足反射阈值(PWT)观察大鼠疼痛行为的变化,HE染色观察左侧海马神经元形态与结构,免疫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分别观察推拿对CCI大鼠海马CaMKⅡ和SYP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PWT明显降低,推拿可缓解CCI大鼠疼痛(P<0.05);HE染色显示,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海马神经元损伤,排列紊乱,结构松散,细胞固化萎缩明显,推拿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神经元损伤;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CCI减少大鼠海马CaMKⅡ阳性表达,推拿可增加阳性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CI大鼠海马SYP蛋白表达降低,推拿可升高SYP蛋白表达(P<0.05)。结论:推拿可减少CCI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推拿镇痛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海马CaMKⅡ与SYP表达,改善海马突触可塑性而起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发热患儿血浆内毒素测定水平与血培养结果比较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分别对80例发热患儿(发热组)和8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进行血浆内毒索测定及血培养,发热组患儿中又分为血培养阴性发热组70例和血培养阳性发热组10例。比较3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及25例肺炎患儿的血浆内毒素水平,然后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热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为(28.25±3.15)ng/L,对照组为(5.21±1.54)ng/L.(P〈0.05);血培养阳性发热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为(32.53±2.67)ng/L,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发热组的(23.74±1.96)ng/L(P〈0.05);肺炎患儿血浆内毒素水平为(25.78±3.21)ng/L,又明显高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14.67±2.40)ng/L(P〈0.01)。结论血浆内毒素在发热感染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血培养项目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早期喂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发展,急救水平不断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存活率越来越高,其生存质量逐渐成为研究重点。提高VLBWI的生存质量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其中极其重要的是如何解决VLBWI不成熟的消化吸收功能与高代谢营养需求之间的矛盾,使他们顺利度过喂养关,以保证在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上不落后于足月儿。这是当前儿科专家和营养专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根据VLBWI的消化吸收功能,采取了不同的早期喂养方式,探讨了其对VLBW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从2003年7…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重度窒息可引起多器官损害 ,是引起围生期死亡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 8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血糖进行测定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观察组重度窒息新生儿均为我院 1997年 1月~1999年 3月的住院患儿 ,其中男 5 5例 ,女 2 5例 ;在这 80例中 ,其他医院转入 5 0例 ,本院产科转入 30例。胎龄 37~ 42周 ;出生体重 (3.5 6± 0 .42 ) kg;剖宫产 2 5例 ,难产 30例 ,顺产2 5例。对照组为在本院产科随机选出的健康新生儿 6 0例 ,其中男 37例 ,女 2 3例 ;出生体重 (3.6 2± 0 .31) kg;胎龄 37~ 42周 ;剖宫产 1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脐灸疗法对应激模型大鼠恐惧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对不同脑区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探讨脐灸改善恐惧样行为的潜在机制。方法:从50只Wistar雄性大鼠中选取4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脐灸组,每组15只,剩余5只作为电击鼠制备模型。模型组和脐灸组均采用旁观电击法制备恐惧应激模型,脐灸组于造模结束后开始脐灸干预,于“神阙”行隔姜灸,每次灸2壮,每次20 min,每天1次,持续21 d。造模后、干预后进行旷场实验评价大鼠恐惧状态;干预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和场景恐惧实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恐惧状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前额叶皮质、下丘脑NE、DA、5-HT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水平活动评分、垂直活动评分降低(P<0.01),大便粒数增加(P<0.01),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进入目标象限次数减少(P<0.01),冻结时间延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脐灸组大鼠水平活动评分、垂直活动评分升高(P<0.05),大便粒数减少(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