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雪  金鑫  赵溪 《护理管理杂志》2022,22(3):168-173,185
目的 建立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恐动症预测列线图,为临床护士评估患者术后恐动症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248例行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简体中文版恐动症评分量表调查其术后发生恐动症情况,分析发生恐动症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列线图.结果 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恐动症得分(40.59±...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6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高频超声检查,观察其影像学表现,测定其肠系膜淋巴结径线长度、血流信号分级,并选同期50例健康儿童作比,比较其检测图像的差异以及相关指标测定结果的不同.结果 67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均可在腹腔内探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情况,共探及肿大112处,其中51处位于右下腹,55处位于脐周,6处位于左下腹,以右下腹和脐周为主.其边界清晰、规则、完整,呈散粉分布,淋巴结纵横比>2,中心髓质呈高回声,周围皮质呈低回声,皮髓界限清晰,无融合现象发生.彩色血流频谱上显示,淋巴结内血流信号丰富,血流增加.观察组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长径、短径及纵横比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其血流信号分级为Ⅱ级、Ⅲ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可以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有效诊断,且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清肺通腑汤对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肺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肺通腑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发热、咳嗽、气促等),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和炎症因子[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2组发热、咳嗽、气促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2周后,2组FVC、FEV1、MV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2周后,2组WBC、CRP、IL-6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采用中医清肺通腑汤治疗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症状,抑制炎性反应,增强肺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手烟对小鼠内皮祖细胞水平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40只8周龄清洁级雄性小鼠,分为3组并做如下处理:对照组(n=10):暴露于正常空气中;一手烟组(n=15):每日接受香烟烟雾8小时;三手烟组(n=15):每日生活在香烟烟雾熏过的无菌敷料中8小时(无菌敷料接受同一手烟组一样的香烟烟雾烟熏8小时).两个月后采血,测定并比较两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水平.光镜下观察比较心肌组织学变化.结果 一手烟组,三手烟组与对照组相比,EPCs百分比显著下降[分别 (0.045±0.029)% vs (0.099±0.023) %,(0.047±0.023)% vs (0.099±0.023) %,均P<0.001),MPO, 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MPO: 1.39±0.26) U/g vs (0.48±0.17) U/g,(1.35±0.32) U/g vs (0.48±0.17) U/g;IL-6:(3.83±0.13) ng/ml vs (0.79±0.12) ng/ml,(3.45±0.15) ng/ml vs (0.79±0.12) ng/ml;TNF-α:(1.77±0.26) ng/ml vs (0.81±0.21) ng/ml,(1.78±0.23) ng/ml vs (0.81±0.21) ng/ml, 均P<0.001),NO水平显著降低[分别为(0.057±0.0063) μmol/L vs (0.080±0.0067) μmol/L,(0.060±0.0072) μmol/L vs (0.080±0.0067) μmol/L,均P<0.001);一手烟组,三手烟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光镜下可见观察一手烟组,三手烟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组织发生明显损伤.结论 三手烟可通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降低小鼠内皮祖细胞水平,损伤小鼠心肌组织,作用程度与一手烟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外周血CD4+Th细胞内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histone 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表达水平与Th1/Th2平衡的关系,初步探讨LSD1介导的组蛋白修饰对慢性乙肝患者CD4+Th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慢性乙肝患者65例,分为丙氨酸转氨酶(ALT)高水平组与低水平(≤4×ULN)组,HBV-DNA高载量(≥106拷贝/mL)组与低载量(<106拷贝/mL)组。以同期在该院体检的30例健康人为对照。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法分选CD4+Th细胞;提取CD4+Th细胞总蛋白,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LSD1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含量;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载量。结果: 慢性乙肝组患者外周血CD4+Th细胞中LSD1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人(0.52±0.21 vs 0.28±0.09,t=-7.49,P<0.001)。慢性乙肝患者中,CD4+Th细胞中LSD1表达量在ALT高水平组(n=38)低于低水平组(n=27,0.39±0.18 vs 0.64±0.16;t=-5.79,P<0.001),在HBV-DNA高载量组(n=32)高于HBV-DNA低载量组(n=33,0.69±0.08 vs 0.35±0.16;t=10.80,P<0.001)。与健康人相比,慢性乙肝组血清IFN-γ含量降低、IL-4含量增高、IFN-γ/IL-4比值减小(P<0.05)。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4+Th细胞中LSD1表达量与其血清ALT水平(r=-0.590)、IFN-γ水平(r=-0.379)及IFN-γ/IL-4(-0.285)负相关(P<0.01),与HBV-DNA载量正相关(r=0.880,P<0.001),与血清IL-4水平无相关性(r=0.169,P=0.102)。结论: LSD1高表达可能是慢性乙肝患者体内Th1/Th2失衡、Th1反应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并导致机体清除HBV能力减弱或抑制HBV复制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并确诊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52例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头颅影像学检查情况及临床转归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本组52例患儿中,61.54%(32/52)临床表现为反应差,57.69%(30/52)为发热,肌张力改变为51.92%(27/52),惊厥为28.85%(15/52),前囟张力增加为19.23%(10/52),脑膜刺激征异常为3.85%(2/52).本组患儿初次外周血感染指标检查结果和脑脊液(CSF)检查阳性率均不高,其中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异常(阳性)率明显高于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异常(降低或升高)率(63.50% vs.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F中WBC计数异常率明显高于蛋白含量异常率(67.31% vs.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血液和CSF培养出的各种致病菌中,革兰阴性(G-)菌多于革兰阳性(G+)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占26.92%(7/26),100.00%(26/26)为条件致病菌,多重耐药菌占69.23%(18/26).本组多数患儿均使用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其中43例(82.69%)使用3代头孢菌素,20例使用美罗培南,3例使用4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3例使用万古霉素.其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20.17±11.93)d(2~49 d),治愈率为59.62%(31/52).结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困难.对该病的早期识别依赖于临床对具有高危因素患儿的密切临床监测和反复CSF检查.导致该病致病菌的耐药率高.该病的治疗疗效差、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近5年革兰阳性菌感染及耐药情况,为革兰阳性菌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包括门诊及住院)送检的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阳性菌株及其相关资料。临床标本的细菌培养分离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药敏试验采用自动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法及K-B纸片法,药敏判断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标准执行,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5年共分离出革兰阳性菌5 580株,占分离病原菌株总数的31.9%;其中,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链球菌属为分离菌株数的前3位,分别占总株数的56.5%、22.6%、9.9%;排名前6的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分离出病原菌的临床标本主要为:血液(28.5%)、尿液(15.3%)、分泌物(12.4%)和痰液(6.5%);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离自痰液,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均主要分离自尿液,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分离自血液;主要来源于:重症医学科监护病区(17.3%),急诊科病区(6.2%)、神经外科病区(5.2%)、普外科病区(4.8%)。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90%,苯唑西林耐药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50%和>72%,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较低(≤0.6%)且未分离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及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均>90%,且每年均有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被检出(≤5.4%),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最低(≤0.8%)。链球菌属对青霉素、头孢噻肟的耐药率相对较高(16%~41%),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较低(≤2.0%),未检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菌株。结论:近5年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中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以血流感染最为多见;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4—2016年临床标本分离革兰阴性菌的菌种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药敏试验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药敏判断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S)标准。结果:共分离出革兰阴性菌6301株,占分离菌株总数68.39%。其中排前5位的是大肠埃希菌(24.15%)、铜绿假单胞菌(18.79%)、肺炎克雷伯菌(17.31%)、鲍曼不动杆菌(16.12%)、嗜麦芽单胞菌(6.41%)。分离出革兰阴性菌的标本主要是痰液、尿液、血液。大肠埃希菌标本主要来源于门诊各科,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单胞菌标本多来源于各科监护病室。大肠埃希菌株对第三代及第四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喹诺酮类、哌拉西林、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56%)。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分别超过55%和45%。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的耐药率均超过49.5%。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及第三代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均超过7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波动于42.5%~63.7%。结论:2014—2016年我院分离的革兰阴性菌种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9.
毛雪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139-5140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钼靶X线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使用钼靶X线筛查)和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超声检查).对比2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结果 观察组阳性诊断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钼靶X线筛查联合超声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明显提高早期乳腺癌检出率,是适合中国女性的乳腺筛查组合.  相似文献   
10.
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周德安教授,致力于医、教、研,倡导“针灸药”结合,创立了“针灸六治”学术思想体系。他在中医情志病、失眠、中风、神经性耳聋、儿童抽动症等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文章探讨周教授“治神”基础方“四神方”、补益安神之“五脏俞加膈俞”方、重镇安神之“督脉十三针”方、调畅安神之“开四关法”;并分享用“针灸六治”经典理论之一“治神”法治疗面瘫后失眠、中风后抑郁的经典案例。周老治病先治神的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即人的形神是一个整体。周老将针灸治神贯穿临床各病种中,尤其是心身类疾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常因辨证不同,几种治神方联合应用。随着对周老学术思想的传承应用,越来越体会到治神思想在临床治疗各科疾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既提高了疗效,又减轻了病痛,值得研究者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挖掘、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