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探讨在血液透析管理中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及效果。方法:调查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血液透析管理工作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后取得的效果,将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血透治疗的病患设为对照组,共80例。2017年8月~2018年8月实施一体化管理后的病患设为实验组,共95例,对两组病患的预后,生存质量,依从性、住院率、死亡率、内瘘血栓形成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假性静脉瘤形成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的依从性、住院率、死亡率、内瘘血栓形成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假性静脉瘤形成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管理中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2.
中心静脉阻塞性疾病( CVO)包括中心静脉狭窄及闭塞,是血液净化通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到25%~40%[1].我国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管通路建立时机普遍较晚,中心静脉置管广泛应用,且留置时间偏长,容易导致CVO,严重影响透析充分性及生活质量.因此,我们通过分析10例临床疑诊CVO患者的资料,探讨CVO的诊断线索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发展、医疗保险的普及,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得以依赖血液净化长期存活,然而血管通路的并发症问题成为威胁透析患者生命的重要危险因素.介入技术是K/DOQI指南推荐的血管通路并发症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深静脉导管纤维蛋白鞘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自2010年4月~2011年1月,本研究对28例使用深静脉临时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拔管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其中13例患者在拔管后1个月再次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导管纤维蛋白鞘的情况.结果 28例患者中,2 6例患者超声可见导管表面纤维蛋白鞘形成,检出率为92.9%,追踪随访13例患者,拔管后1个月时超声仍可见静脉插入点处纤维蛋白鞘膜状物原位存在.28例患者中15例拔出纤维蛋白鞘,拔出率为53.6%.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观察到纤维蛋白鞘特异性影像学表现,是1种临床易于操作和掌握的观察、诊断纤维蛋白鞘的方法,有利于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5.
所有类别的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其中心静脉内导管表面都有纤维蛋白鞘形成,是由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胶原蛋白组成的膜状物,可直接导致导管失功。其发生机制目前主要存在2种观点:第1种观点认为,纤维蛋白鞘是血液中的蛋白沉积于导管表面,继发血栓机化而形成。第2种观点认为纤维蛋白鞘的形成是静脉壁中的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对导管成分和相关血栓的一种生物学反应,而不单纯是非细胞成分的沉积和血栓形成。了解其组织病理学成分和发生机制可指导临床预防纤维蛋白鞘的发生,保证透析导管的通畅。  相似文献   
6.
每年有数百万例中心静脉导管被用于急性和慢性病的治疗.导管的通畅性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恶性肿瘤的营养支持与化疗及其他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已证实,所有类别的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包括有皮下隧道和没有皮下隧道的导管、皮下埋植及由周围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其中心静脉内都有导管周围覆盖物,即纤维蛋白鞘形成[1].目前我国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临时中心静脉导管、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均已广泛使用.在等待动静脉内瘘成熟的透析患者以及不能建立有效动静脉内瘘的透析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成为患者赖以生存的惟一通路.导管周围纤维蛋白鞘已经成为影响导管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旨在将纤维蛋白鞘的发生、发展、并发症、组织病理学、诊断及处理办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升鱼鳔质量标准.方法 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TLC进行定性研究,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总氮含有量,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17种氨基酸(Asp、Thr、Ser、Glu、Pro、Gly、Cys、Ala、Val、Met、Ile、Leu、Tyr、Phe、Lys、His、Arg)含有量.结果 海鱼鱼鳔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与河鱼鱼鳔有所区别.显微鉴别特征为蛋白质及平滑肌纤维.TLC斑点清晰,分离度理想.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总氮含有量范围分别为5.98% ~ 12.01%、0.23% ~ 3.49%、0.03% ~0.85%、14.16% ~ 18.45%.17种氨基酸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97.80%~ 101.70%,RSD 2.02%~2.50%,总含有量范围为48.60~139.1 mg/g.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鱼鳔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参草宁心颗粒的薄层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法,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chromatography,HPLC)法。结果:实验建立了方中5味药丹参、苦参、炙甘草、地锦草和仙鹤草的薄层鉴别,所建立的方法均分离良好、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评价了方中丹参、炙甘草、地锦草3味药中的活性成分丹酚酸B、甘草苷、没食子酸,3种成分分别在0.107~1.070,0.119~1.19,0.15~1.5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793 255x+133 630,y=489 205x+113 434,y=177 863x+69 444,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6,0.999 1,0.999 4。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实验的RSD值均<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7%,100.44%,100.04%,RSD分别为2.61%,2.34%,2.45%。结论:实验建立的TLC鉴别方法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均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参草宁心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内瘘狭窄及闭塞是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丧失功能的最主要原因,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利于维持动静脉内瘘的长期通畅.我们将介入微创技术应用于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进行雀脑药材的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研究,为其临床应用、生产使用与市场监督管理提供质量保证。方法 鉴别研究采用显微鉴别及薄层鉴别方法;水分检查采用烘干法,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检查采用炽灼残渣法;含量测定采用总氮量法及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法。结果 雀脑的显微鉴别特征为树突碎片与神经纤维;薄层鉴别以丙氨酸为对照,鉴别氨基酸类成分,随机选取20111001批雀脑药材为对照药材。水分介于5.57%-5.83%,总灰分介于4.40%-4.70%,酸不溶性总灰分介于0.28%-0.38%。总氮量介于6.49%-7.04%。17种氨基酸的线性相关系数介于0.9997-0.9999;精密度实验RSD介于0.11%-0.52%;10小时内稳定性良好,RSD介于0.02%-0.84%;重复性实验RSD介于0.17%-2.27%;回收率实验RSD介于1.24%-2.47%,平均回收率介于97.38%-102.19%;3批雀脑药材的17种氨基酸总含量介于47.61-66.37 mg·g-1结论 建立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具有较强创新性,对于控制雀脑药材质量具有显著意义;水分、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结果,可以为制订雀脑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