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滋水涵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滋水涵木"针刺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运动诱发电位(MEP)、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临床疗效各项评分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FAM-UE评分、MEP波幅和MBI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改良MA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组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30/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滋水涵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郑婵娟  夏文广  段璨  李正良  张璇  王娟  张伟 《中国康复》2019,34(12):623-626
目的:探讨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a-tDC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a-tDCS,对照组给予a-tDCS假刺激,2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均进行常规药物及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WMFT评定量表(WMFT)、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及Brunnstrom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并统计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FMA-UE、WMFT及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1,0.05);2组患者上肢及手Brunnstrom分期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1),且观察组上肢及手Brunnstrom分期较对照组改善情况均更显著(P<0.01,0.05);观察组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电极片放置处皮肤瘙痒1例、睡眠障碍1例;对照组头晕1例。以上不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且无需处理短时间自行缓解。结论: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及手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的知识、信念态度及行为(即知信行)情况,为针对性地向医护人员进行COVID-19康复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20年3月1日至2日,对296名参与抗疫的医护人员进行COVID-19康复的知信行问卷调查,以知信行得分评价医护人员对COVID-19康复的认识。 结果 医护人员COVID-19康复知信行总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69.41±15.06)、(21.23±6.52)、(30.84±4.45)和(17.32±5.63)分,得分占满分的百分比分别为57.8%、53.1%、77.1%和43.3%。不同年龄、工龄、科室、职称以及康复学习经历的医护人员知信行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医护人员COVID-19康复知识与态度(r=0.693,P<0.01)、知识与行为(r=0.790,P<0.01)、态度与行为(r=0.697,P<0.01)之间均存在正性相关。 结论 医护人员对COVID-19康复的态度较为积极,但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欠缺,需加强培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多奈哌齐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PSCI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rTMS+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假磁刺激+多奈哌齐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行为记忆量表(RBMT)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2组患者认知功能、记忆能力及ADL能力进行评定,同时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2组患者听觉事件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及波幅。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MoCA、RBMT、MBI评分、P300潜伏期及波幅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通过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MoCA总分[(23.13±3.23)分]、RBMT评分[(17.15±3.08)分]、MBI评分[(72.3±13.6)分]及P300潜伏期[(346.60±14.54)ms]、波幅[(7.19±0.53)μV]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TMS联合多奈哌齐能进一步改善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ADL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心肌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多发的心血管疾病,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和复发率。“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为中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通过阐述“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的中医学基础与现代研究进展,探讨“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在心肌缺血疾病中的运用,为中医从“心与小肠”论治心肌缺血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为临床诊治和科研工作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2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对照组予以假针刺结合镜像疗法。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Brotez手功能测试、改良Ashworth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各项评分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FAM-UE评分、Brotez评分、MAS、MBI指数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FAM-UE评分、Brotez评分、MBI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M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镜像疗法能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缓解痉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查阅了近10年有关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分别从两者治疗中风的机制以及疗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了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便秘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加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1-2])。因此,改善卒中患者便秘状况对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对于脑卒中后便秘的治疗方法多以口服通便药物为主,虽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可能会有腹痛、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甚至还会影响患者的肠神经系统而加重便秘~([3])。因此,探索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方法治疗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肾调督益智"针刺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98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脱落6例)和对照组(48例,脱落5例)。两组均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补肾调督益智"针刺治疗,穴取太溪、三阴交、水沟、百会等;对照组予肢体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8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及中风病中医证候学量表评分对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中医证候进行评定,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P300的潜伏期及波幅,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o CA、MBI评分提高(P<0.01),中风病中医证候学量表评分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o C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中风病中医证候学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延长(P<0.01);治疗后观察组P300潜伏期短于对照组,波幅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效率为86.4%(38/44),高于对照组的67.4%(29/43,P<0.01)。结论:"补肾调督益智"针刺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有助于提高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是我国第一死亡病因,也是成年人致残第一原因,给社会、政府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我省脑血管病死亡率高达147.17/10万,严重威胁我省人民群众的健康,为更好落实湖北省卫健委“323”攻坚行动的重大部署,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中的应用,提高我省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诊治水平,减少残疾残障,在国家《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项目、湖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2020ACA019)的支持下,由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牵头,湖北省脑卒中后中西医结合康复临床研究中心、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执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