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间歇声门下吸引联合幽门后喂养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56例预计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用常规吸痰联合胃内喂养,观察组用间歇声门下吸引联合幽门后喂养。观察两组3周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胃潴留、反流、误吸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36.67%);对照组胃潴留、反流和误吸发生例数高于观察组。结论间歇声门下吸引联合幽门后喂养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炎症指标及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 将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100 m L参麦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使用前后不同时间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影响。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的心功能指标NT-proBNP、感染指标降钙素原(PCT)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组织灌注指标变化,如动脉血乳酸(Lac)、APACHEⅡ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之间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I、GEDVI、ITBVI、SVRI、EVLWI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所好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指标NT-proBNP、PCT、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APACHEⅡ评分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危重症中高血糖病人如何选择肠内营养(EN)种类,对控制血糖水平,改善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危重症病人86例并发高血糖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分别给予缓释淀粉型的EN液(瑞代)和普通EN液(瑞素)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的血糖水平、营养指标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研究结束时,试验组病人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糖水平较稳定,波动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病人良好转归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含缓释淀粉型的EN液能有效地降低危重症中高血糖病人的血糖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一般临床特点、影像学及支气管镜下表现,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6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中确诊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影像表现和气管镜所见和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入选35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均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确诊。患者就诊前病程平均约2.8个月;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咯痰25例(71.4%),部分伴发热;合并肺结核患者26例(74.3%);影像学检查均有阳性病变包括初诊局部感染13例(37.1%),疑诊肺结核8例(22.9%),疑诊支气管异物或狭窄8例(22.9%),肺部占位性病变6例(17.1%);支气管镜下改变:炎症浸润型10例(28.6%),溃疡坏死型14例(40.0%),肉芽增殖型8例(22.9%),瘢痕狭窄型3例(8.6%)。结论气管支气管结核在中青年中高发,多同时合并肺结核,支气管镜下改变以溃疡坏死型最为常见。支气管狭窄是支气管内膜结核相对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尤其是单纯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右肺中叶支气管是较为好发部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90例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服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组加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随访1年内溃疡复发率、复发时间及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复发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有确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减少及延缓溃疡的复发,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