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n)部位与迟发性脑缺血(DCI)发生部位的一致性。方法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收治43例aSAH患者,按入院CT所示出血部位分为左势、右势及对称出血,再将复查CT所示DCI部位分为左侧、右侧及双侧,比较两者的一致程度。结果SAH位置分类示左势出血16例,右势出血15例,对称出血12例。DCI部位分类示,左侧15例,右侧12例,双侧16例。两者一致的病例共21例,占48.8%;经一致性检验结果示Kappa值为(0.235±0.112),小于0.4,两者吻合度较差。结论DCI发生部位与SAH位置无显著相关性,提示脑动脉痉挛可能并非DCI的唯一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80例需气管切开的急危重患者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及传统手术组,对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包括术中、术后早期、术后晚期)、费用、置管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操作时间[(10.89±3.26)min]少于传统手术组[(30.16±6.12)min](P<0.05);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术中并发症低于ST组(P<0.05),术后早期、术后晚期并发症与传统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处理困难气道、紧急气管切开和预防性气管切开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道在多颈段髓内肿瘤显微手术中,应用桐田法切除整块椎板并以微型钛板固定回植,重建椎管的初步治疗经验.方法 多颈段(>3节段)髓内肿瘤36例,均采用桐田法切除整块椎板,其中9例以微型钛板固定回植已切除的椎板,椎管成形,重建脊柱稳定性.结果 经回植椎板行椎管成形的患者没有发现椎管狭窄、脊柱后突及不稳;未经回植椎板椎管成形病人中有6例出现脊柱后突畸形,3例出现呼吸障碍,5例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6例出现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3例出现硬膜外积液.结论 应用桐田法切除整块椎板并微型钛板固定,椎板回植,椎管成形,对多颈段髓内肿瘤切除术病人术后脊柱的稳定性意义重大,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分离、培养方法,观察其生长、增殖和分化特点。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新生大鼠海马、室管膜下区分离NSCs,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传代观察。采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观察鉴定NSCs及其分化结果。结果分离获取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原代及传代培养均可形成细胞克隆,克隆中的细胞巢蛋白(nestin)表达阳性,显微镜下观察见典型的干细胞特征,诱导后可分化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结论上法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的NSCs,可诱导分化为终末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5.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细胞载体联合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目的:评价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脑组织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探讨脱细胞脑组织支架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工程材料的可行性。方法:以全骨髓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物理及化学方法相结合制各脱细胞脑组织支架。将转染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到支架材料上共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方法观察脱细胞脑组织支架的内部结构及复合支架上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与结论:制备的脱细胞脑组织支架材料呈三维立体网状结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支架上黏附生长,形态良好。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脑组织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工程的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手术治疗硬膜下血肿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2月期间笔者所在科收治的15例硬膜下血肿经内镜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硬膜下血肿5例,内镜下清除全部血肿4例、大部份血肿1例,发现并处理出血点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10例,所有血肿均在内镜下完全清除,发现并处理血肿间隔1例。结论对于合适病例,内镜手术是治疗硬膜下血肿的一种微创、安全及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管肿瘤显微手术的技巧和疗效。方法36例椎管肿瘤患者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结果镜下肿瘤全切30例,占83.33%,肿瘤大部分切除6例,占16.66%。按George的方法评估,恢复良好28例(77.78%),症状改善5例(13.89%),无明显改善3例(8.33%),无手术死亡。36例随访3个月至3年。31例术后3月MR检查未见肿瘤残存或复发,2例神经鞘瘤维持术后大小未增大,3例星形细胞瘤复发。结论早期显微手术是治疗椎管肿瘤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临床、病理、影像学表现,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影像学资料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4例肿瘤位于侧脑室内的前中部及室间孔附近,1例位于侧脑室后部。CT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肿块,其内有多个低密度小坏死灶,未见钙化;MR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免疫组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标记均为阳性;突触素(Syn)4例阳性,1例可疑;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4例阴性,1例阳性。全部病例经显微手术治疗,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对2例残留的肿瘤进行放射治疗,随访3个月至4年,效果良好。结论CNC主要发生在脑室前部或近室间孔附近,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可有效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术后放疗可减少本病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万古霉素(稳可信)治疗术后耐甲氧西林革兰阳性菌所致颅内感染不同的给药途径,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颅脑手术后并发甲氧西林耐药革兰阳性菌性颅内感染患者63名,分为3组:(1)静脉给药组:稳可信500mg,静脉点滴,q12h;(2)鞘内给药组:通过鞘内注入稳可信0.3mg.kg-1.d-1 地塞米松1mg,鞘内注射,q12h;(3)静脉 鞘内给药组:按以上两种方法联合给药。最后,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和脑脊液的转归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静脉给药组、鞘内给药组和静脉和鞘内给药组治愈率分别为25%,66.7%和7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6%,100%和1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9.5%和10%,疗程分别为24.2,14.9和8.8d。结论:万古霉素对术后甲氧西林耐药革兰阳性菌所致颅内感染疗效确切,鞘内给药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荐该药在神经外科地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23例鞍内非垂体瘤病变经蝶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23例鞍内非垂体瘤病变:Rathke囊肿7例,垂体脓肿5例,颅咽管瘤3例,脑膜瘤2例,垂体结核性肉芽肿2例,空蝶鞍2例,脊索瘤2例。全部采用经唇下-鼻-蝶窦入路,C-臂机透视监测下,手术显微镜放大10~15倍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病灶全切除14例,大部切除7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患者视力及视野明显及部分好转13例,女性患者月经紊乱及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者。结论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