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目的:观察人迎寸口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人迎寸口脉针法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对VAS评分的改善程度及愈显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迎寸口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刺络拔罐加贴棉灸治疗带状疱疹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加贴棉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刺络拔罐加贴棉灸治疗。结果经2个疗程的治疗后,治愈21例,显效8例,好转2例。全部病例有效。结论刺络拔罐加贴棉灸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熏蒸方法治疗对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配为A(中药熏蒸加西药口服)、B(中药熏蒸)、c(西药口服)三组各30例,中药熏蒸方法使用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膝关节以下药物熏蒸,每天一次,每次时间为30min;西药口服使用弥可保(甲钴胺),每片500μ-g,每日三次,每次一片口服。两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三组病例临床症状、深浅感觉和肌电图变化的情况对照。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中药熏蒸+西药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熏蒸组和西药组,中药熏蒸组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和肢端麻木发凉等主客观症状优于西药组。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熏蒸能较好地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以及深浅感觉,对肌电图也有较好的改善,其改善症状和下肢血液循环方面优于西药弥可保口服效果。而中药熏蒸配合西药口服疗效明显高于单一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自拟中药定眩汤对老年性眩晕的治疗作用。方法132例老年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耳穴贴压配合口服中药定眩汤)和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治疗时间为14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中痊愈38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75.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中药定眩汤口服治疗老年性眩晕效果明显,方法简便,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人迎寸口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人迎寸口脉针法治疗,一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VAS评分的改善程度及愈显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迎寸口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5例采用穴位注射弥可保,每日1次;对照组45例采用肌肉注射弥可保,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1.1%,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2组显效所需疗程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透穴针刺配合中药熏蒸对中风偏瘫步态的治疗作用。方法156例中风后遗偏瘫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透穴针刺疗法,配合双下肢中药熏蒸;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法;治疗时间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力提高状况以及步行能力FAC评分变化。结果经过2个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下肢肌力改善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患者下肢肌力改善有效率为76.9%,两组步行能力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进步,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透穴针刺配合中药熏蒸可以提高下肢肌力以及步行能力,从而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偏瘫步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改良型雀啄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取穴相同,治疗组予改良型雀啄灸治疗,对照组予传统雀啄灸治疗,每日治疗一次,十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型雀啄灸治疗失眠优于传统雀啄灸,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运动针疗法为主配合手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的疗效。方法 128例中风后遗偏瘫患者,运用运动针疗法为主,配合手法治疗,每天治疗一次,每5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观察治疗8个疗程后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偏瘫疗效情况。同时与常规针刺疗法进行比较。结果经过8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提升上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动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对中风偏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According to a statistical data ,the incidence of apoplexyin China is 120 ~180 per 0 .1 million,and there were about 1 .5 million of newly occurredstroke cases per year ,and the disabled rate is up to 75 %in 6 million surviving patients[1]. Apoplectic hemiplegi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encountered sequelae , severely affectsthe patients’dailyself-living abilities , and brings heavy burden to the patients’family and society. At the early stage of hemiplegia ,the acute lesion of the upper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