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松萝酸及类似物为地衣类植物的特征成分之一,是一类重要的有机酸类分子,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癌、抗炎镇痛、麻醉等药理活性,在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但也能引起皮炎甚至肝功能损坏。学者们通过化学分离类似物、有机合成衍生物或结构修饰等多种努力以寻找毒副作用更小或活性更好的类似物。该文对松萝酸及类似物的资源分布、分离鉴定、结构特征、合成修饰、药理活性及相关毒性研究进行系统归纳整理,以期为松萝酸及类似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岭南特色药材岗梅为冬青科冬青属梅叶冬青的根和茎,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利咽消肿、散瘀止痛之功效,民间多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急慢性咽喉炎、咽喉肿痛等疾病。现代研究表明,岗梅的化学成分以三萜皂苷为主,也含有一定的酚酸和少量甾体及单萜。药理研究显示,岗梅提取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调节脂质代谢等活性。该文对岗梅的传统应用、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整理,以期为系统的药效物质研究、质量标准提升及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冬青属常用药用植物毛冬青、岗梅、铁冬青和大叶冬青含有三萜及其苷类、黄酮类与酚类等成分,普遍具有抗炎抑菌、抗血栓、心脑血管保护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毛冬青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显著的药理活性,但临床应用方面研究不多;岗梅在抗炎、降血脂、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活性方面有少许文献报道,临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铁冬青具有较强的抗血栓和抗炎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大叶冬青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菌和抗氧化活性,临床多采用其叶片用于治疗高血压。该文归纳了近年来该属常用药用植物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拓展研究方向和药品、保健品的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用多种色谱技术从我国岭南特色药材岗梅茎的水提物中分离得到了13个化学成分,通过波谱技术将它们分别鉴定为柳叶绣线菊新木脂醇(1),rel-(7R,8S)-3,3',5-trimethoxy-4',7-epoxy-8,5'-neolignan-4,9,9'-triol 9-β-D-glucopyranoside(2),(+)-cycloolivil(3),(+)-syringaresinol-4'-O-β-D-monoglucoside(4),鹅掌楸苦素(5),咖啡酸(6),3,4-二羟基-5-甲氧基苯甲醛(7),1,2,4-苯三酚(8),3,4,5-trimethoxyphenyl-1-O-β-D-apiofuranosyl-(1″→6')-glucopyranoside(9),秦皮乙素(10),隐绿原酸乙酯(11),绿原酸乙酯(12),和rel-5-(3S,8S-dihydroxy-1R,5S-dimethyl-7-oxa-6-oxobicyclo[3,2,1]oct-8-yl)-3-methyl-2Z,4Epentadienoic acid(13)。化合物1~5为木脂素类化合物、6~12为其他酚酸类化合物、13为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其中7,8,11,13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3,9,10,12为首次从岗梅中分离得到。抗炎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1和9对RAW264.7细胞中NO的生成显示中等抑制作用,化合物10具有微弱的抑制效果,其IC50分别为35.7,50.6,98.7μmol·L-1。  相似文献   
5.
长松萝中酚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从长松萝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经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为2,6,2'-三羟基-4-甲基二苯甲烷(1),lecanorin(2),3-hydroxy-5-methylphenyl 2-hydroxy-4-methoxy-6-methylbenzoate(3),lecanorin E(4),3'-methylevernic acid(5),evernic acid(6),坝巴酸(7),3,7-dihydroxy-1,9-dimethyldibenzofuran(8),苔黑酚(9),苔黑素单甲醚(10),methyl orsellinate(11),methyl everninate(12),2,5-二甲基间苯二酚(13),2-羟基-4-甲氧基-3,6-二甲基苯甲酸(14),扁枝衣酸乙酯(15),苔黑酚羧酸乙酯(16)。化合物1为首次以天然产物形式获得,定名为长松萝酚。化合物3,4,8,10,12和13为首次从松萝科植物中分离得到。除2,5,10外的其他化合物经体外抗炎活性筛选,结果显示1,8,13对RAW264.7细胞中NO生成有显著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