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1.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胃溃疡愈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皮生长因子(EGF)在保护胃黏膜免受损伤因子破坏,维持胃肠黏膜完整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胃黏膜损伤修复中有EGFR的高度表达,对胃黏膜的保护及其损伤的修复有很重要的作用。EGF和EG-FR是评价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证实,中医药通过影响EGF和EGFR的表达,在改善胃溃疡的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QOUH),防止胃溃疡复发等方面疗效肯定。研究大多以实验为主,而规范的临床观察研究较少,今后应着眼于怎样应用于临床,多开展中医关于EGF、EGFR与胃溃疡愈合关系的临床研究,以期进一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胃溃疡(GU)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目前在胃溃疡的研究中,溃疡复发的防治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胃溃疡的复发机理,国内外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1991年Tarnawski等[1]在消化性溃疡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安胃二号方对胃溃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病理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安胃二号方组。采用改良Takagi法制作乙酸胃溃疡大鼠模型,治疗13天后测量各组溃疡指数,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细胞Bcl-2、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安胃二号方组与其他组比较溃疡指数明显降低(P<0.01),安胃二号方组与奥美拉唑组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且安胃二号方组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安胃二号方组NF-κB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安胃二号方能通过增加Bcl-2蛋白表达,抑制NF-κB蛋白的表达,起到对胃溃疡的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其促进溃疡愈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复方中药安胃汤对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TFF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36只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病理模型组、安胃汤组、胃复春对照组共3组.实时定量PCR方法 检测各组胃黏膜TFF2 mRNA/β-actin值,观察复方中药安胃汤对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胃黏膜TFF2 mRNA表达的影响,并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与病理模型组相比,复方中药安胃汤组和胃复春对照组均能显著提高TFF2 mRNA/β-actin相对表达量的比值(0.90±0.06 vs 0.35±0.06和0.72±0.10vs 0.35±0.06,P<0.01),复方中药安胃汤组优于胃复春对照组(0.90±0.06 vs 0.72±0.10,P<0.05).结论 安胃汤可能通过增加胃黏膜TFF2 mRNA表达,增强受损胃黏膜周围完好的上皮细胞向黏膜损伤表面迁移覆盖或与黏液中的糖蛋白相互作用,从而增强胃肠道黏膜防御屏障的保护能力,达到防治CAG的目的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朱琏针法联合清肝怡神法治疗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肝郁气滞型IBS-C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西药+朱琏针法+清肝怡神法(疏香灸+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均治疗2周。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结肠分段通过时间、直肠对容量刺激的感觉阈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2.00%,对照组44.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肠分段通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直肠对容量刺激的感觉阈值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琏针法联合清肝怡神法治疗肝郁气滞型IBS-C效果显著,可缩短结肠分段通过时间,降低直肠对容量刺激的感觉阈值,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